- 宝鸡大散关
大散失亦称散关。是关中国关之一,位于宝鸡市西南26公里;处的大散岭上。大散关形势异常险要,为“秦蜀之噤喉”,大散关既是终南山西向的尽处,又是陇首东起的开头,清姜诸河荤绕其间。古称“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下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盖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矣”。其高峻雄险,有诗为证:“过往长途日色稀,雪花如掌扑行衣,岭头却望来人处,特地身疑如鸟飞。”昔日的大散关是“重门临巨墩,连栋起崇外”的雄伟关隘。
- 宝鸡钓鱼台
在宝鸡市宝鸡县东南约30里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上有困痕,传说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元勋姜子牙涉政前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这里有钓鱼台、中国西部影视基地、静室景区、笔架山景区、金波峡景区、青峰山景区、仙人坝景区、玉皇山景区等八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8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宝鸡市依托法门寺建设了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新区),将佛指舍利从古寺移至景区。
- 宝鸡凤翔东湖
位于凤翔县城东关,距离古城东门只二三十步。古称“饮凤池”。上古时期,这里就有一池清澈的水。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宋仁宗嘉佑六年(1601)著名文学家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作游玩之所,建“君子”、“宛在”二亭。改名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苏轼有诗云:“闻音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凤翔东湖是美名满三秦、佳景传四方的一所古园林。特色景点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曲桥观鱼、断桥叙史、喜雨怀苏、洗砚直谏、君子吊古、苏祠仰象、墨海揽胜、牡丹争艳等。
- 宝鸡扶风城隍庙
扶风县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东头北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3年的历史,总面积6668平方米。该庙居高临下,布局科学,结构错落有致,雄伟、肃穆、庄严。庙内正殿、前后殿、碑廊、牌坊等17座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恢弘,精美绝伦。,城隍庙为明清建筑,坐落在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夯土高台上。庙前有单檐歇山顶戏楼一座。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另有砖砌便门。庙内建筑现存木牌坊三间,东西厢房、钟、鼓楼、献亭、献殿和两侧配殿及正殿和寝殿等。 正殿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檐斗拱饰彩绘,构架作法为檐柱和金柱上均施斗拱,内外柱同高,梁后尾交于金柱上,金柱与前檐柱间距为两步架。两步架不用双步梁,而由檐柱和金柱上的拱挑长交于垂莲柱,垂柱上承下金檩,成悬仿吊柱作法,因而在前槽形成由斗拱和垂莲柱组成的结构件,颇具装饰性。
- 宝鸡金台观
金台关位于陵园半坡,创建于元朝末年,公元1433年和1550年分别重修,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春日西斜,和风徐徐,正是蹬观览胜的大好时光。 * >有“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 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创建于明初,后屡有修建。分中院和东、西偏院三部分。观内主要道教古迹与建筑有山门、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张爷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圣母洞、三丰洞、药王洞、朝阳洞等,多依山就势而建。登临观中,远望秦岭叠嶂,环列如 屏,翠色欲滴,俯视渭水萦回若带,市区高楼林立,山色秀丽,万千景象,一览无余。为宝鸡三大道教宫观之一。
- 宝鸡灵山
宝鸡车友凤翔灵山一日游记 骑游偶遇记 骑游偶遇上马营,男女骑友一路行, 无拘无束朝东走,十二有三①一溜风, 稍一眨眼已不见,只因骑行大雾中, 大雾夹着银丝雨,怎奈行者向前行, 不敢怠慢紧跟随,紧追不舍未放松, 距离拉大等一等,等齐人数再骑行, 要问此行哪里去,凤翔灵山走一程, 再问都有哪些人,有文有武各个勇, 到得古刹灵山上,汗水雾水如水冲, 自费观毕合个影,多次阵雨多次晴, 王师尚义②忙引路,赵师③前后等人行 一路平安多笑声,心情舒畅真高兴, 此行人人都欢乐,个个脸上带笑容, 苦累难受全忘掉,心情愉快也安宁, 这次骑行乐无比,待到来日再相逢 注:①指十二个骑友中有三位女骑友;②指王师傅和杨师傅;③指赵师傅 转载http://www.biketo.com/bbs/archiver/tid-28914.html
- 宝鸡龙门洞
位于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古名灵仙岩,龙门洞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景福山主峰海拔1924米,龙门洞在景福山主峰西北面约1公里处的山腰上,海拔1800米。龙门洞景色优美,山势险峻,峭壁上悬空建有殿、台、亭、阁等多处,以飞索吊桥栈道,游客可攀援而上,其乐无穷。 龙门洞东南距陇县县城22公里;西北距甘肃省华亭县城30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貌景观,胜...
- 宝鸡民俗博物馆
由原宝鸡市博物馆改建而成的,馆址在宝鸡名胜金台观内,占地2万平方米。宝鸡的民间工艺品种类多,分布广,源远流长,被称为“真正的中国民间艺术”和“朴素而神秘的民间艺术”。民俗博物馆通过展示宝鸡地方特色浓郁的木版年画、剪纸、刺绣,草编工艺品、皮影社火脸谱等体现宝鸡地区的民俗风情。
-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周秦王朝从宝鸡发祥崛起。其早期都邑所在地周原遗址和雍城遗址均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4年)以来, 宝鸡地区就有青铜器出土,且历代不绝。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曾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就出自宝鸡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如今,全市50000 多件组馆藏文物中,周秦青铜器约占一半。其中有全国著名的何尊、折觥、墙盘、卫鼎、秦公钟等国宝级青铜器,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灿烂文化。 为了全面展示青铜器之乡的风采,宝鸡市建设了青铜器博物馆,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公园南路西侧,占地20.7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平台五鼎”的独特造型,气势雄伟,成为“青铜器之乡”的永久标志。鼎,作为一种重要青铜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把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主体设计为“平台五鼎”造型,四个小方鼎围拢着一个大方鼎,耸立于5 米平台之上。两架踏步犹如伸出的双臂,彬彬有礼地恭迎四方宾客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