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帮居位于县城南5千米的和顺乡水碓村,系一幢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建于民国8 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 艾思奇(公元10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于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青年时代,两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党委常委、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9年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研究室主任。 艾思奇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著作,发表哲学文章360余篇,为我国著名马列主义哲学家。 1984年腾冲政府将艾思奇故居正式对公众开放,陈列展出大量图片实物,展示艾思奇生平及其光辉业绩,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该故居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巴腊掌温泉
巴腊掌距离云南龙陵县城13千米,温泉区位于香柏河东西两岸,共有大小泉池60多处。其中,有蒸气冲天的大滚锅,还有泉眼在河床上的水中浴盆。这里的温泉不仅温差较大,泉水的颜色也多不相同:有的清澈见底、有的白如乳浆、有的色似咖啡,这是它们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所致,因此也就具有不同的医疗效果。 在诸泉中,最有特点和传奇色彩的要数“仙人澡塘”。在一块高出河面约25米的岩石上,共有3潭泉水:大的面积约为4平方米, 小的面积分别为0.4和0.5平方米,相隔仅20厘米,却一冷一热, 热的温度高达95摄氏度,冷的只有20摄氏度。
- 保山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保山、腾冲、泸水三市、县的交界处,总面积185万亩,其中属保山市的占121.5万亩。保护区内山势陡峭,峰峦起伏,气 势雄伟。主峰海拔3773米,最低海拨900米,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有完整的亚热带生态系列,奇花异木和珍禽异兽较多。从山麓到山顶分为6个植物 垂直带谱,共有1400多种高等植物,仅珍稀树种就有80余种,如秃杉、树蕨、楠木等。高黎贡山还有成片的黄芪、三七、天麻、党参等野生药材,是一个 天然药库。有鸟类250多种,兽类40多种,珍贵的有虎、黑叶猴、金丝猴等,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还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锑、锡等矿产。 高黎贡山具有科学考察,旅游探险,资源开发的较高价值。
- 保山火山群风景区
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共有14个火山。属蒙古弧东翼的活火山。火山受东北、西北走向两组断层控制,交会处多成火口。第一次喷发在1719年。第二次是1721年喷发,形成老黑山和火烧山 。老黑山海拔515.5米,比高164米,火口直径350米,最深达136米,熔岩流表面呈棘状突起,喷气锥、喷气孔还未消失,锥体由黑色浮岩组成。火烧山海拔392.6米,比高73米,锥体直径800米,火口径450米,火口深63米,东北坡有3米高喷气孔塔群。 五大连池为熔岩流阻塞河道储水而成,是中国第二大堰塞湖。火山群下有泉水,有矿物质,可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多种常见病及外科疾病。火山群区开发火山工业,制造玄武岩建筑材料、水泥、岩棉、浮石建筑材料、钾肥等。
- 保山龙王塘
保山城北15公里的郎义村,有一个龙王塘(潭),又叫龙王泉,是保山郊区的重要水利资源。过去,这里古树森森,青藤飘拂,泉从石隙中涌出,激起轰鸣,百步之外可闻。泉水分三沟,流向郎义附近各村,直达保山坝中,灌溉着万亩良田。相传,这一带原是十分干旱贫瘠的地方,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善良的龙王三公主嫁到这里,与丈夫辛勤耕种,仍不得温饱龙母念其勤奋,拔簪刺岩,一股清泉随即喷涌而出。因此,又叫公主泉。人们为纪念龙母,为她塑像盖庙,这就是立于泉上的神龙祠。泉上的神龙祠及附近的沟渠,历代迭加修葺。庙中广植花木,红墙黄瓦,隐于碧树丛中。正月十六日,附近各村的人还来此赶庙会,祭祀祈祷,颇为热闹。
- 保山市景区
保山因城市西倚太保山而得名,在古代称永昌,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永昌古城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人早就迁入,和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中原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使保山具有边疆和内地的双重特点。保山古城从南诏皮逻阁始建土城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明代(1389年)建的砖城以正阳路、保山路交叉为主的十字街,再分成许多小十字街,成井田形向四周延伸扩展,共形成99条街道,宏伟规整,是祖国西南边疆最有规划,壮丽而古老的城池之一。保山市现有古遗迹、古墓葬、古寺庙、古建筑等100多处,收集标本4000件。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1993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保山城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北海湿地
北海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在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具有生物多样性复杂、生产力极高的特征。
它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观光价值与科考价值。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现由县旅游局、环保局、打苴乡政府合资成立北海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现已初步完成北海湿地保护区一期工程,建成了相应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景区硬件设施基本完成,水、电、路实现三通(景区旅游专线12.5km为国家三级柏油路面)。当您步入北海湿地保护区,您将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绚丽与神奇。
湿地(沼泽),路上的生态系统,特征是排水差,因而大部或全部时间内有缓慢流动的水或滞留水渗入土壤中。通常根据土壤和植物区分为酸沼(酸性沼泽)、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北海湿地是草本沼泽。
- 北庙湖公园
北庙湖是西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位于保山坝北庙村附近,距保山城区20公里,1958年兴建,1962年初步建成。北庙湖区最高海拔1912.1米,最低海拔1705米,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67.2毫米,坝址以上河源长15公里,控制经流面积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经流量6800万立米。总库容7350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大坝为北庙湖主体建筑,坝高73米、坝顶长280米,大坝上有石阶569级,北庙湖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8平方公里,林面3.2平方公里。北庙湖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水产养、旅游等综合效益,现灌溉面积14万亩,防洪保护耕地5万亩,排涝2万亩,年发电量约500-700千瓦小时。 北庙湖是保山具有吸引力的风景旅游区,登上大坝,可览湖光山色,浩淼波光;回首可一眼看到辽阔的保山坝。湖的四周广植云南松、思茅松、果松,建有茶园、葡萄园、果园、花圃园,种茶花、杜鹃、兰花、月季、荷花等各类花卉近百个品种;水库下面栽有大量垂柳、并修建了人工湖、沙滩、旅游池,湖上有快艇、游船,大坝旁有风味小吃,歌舞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保山较大的休闲度假、观光游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