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特 色: 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 白龙井
位于冲凤峪南口,据传谢公外甥白龙居此。每年三月,白龙激风播雨归省谢公。古迹白龙井,井水清澈,大旱不涸。每年清明节前后,白龙激风播雨,飞上黄山主峰的谢公庙里,为舅父谢公的金身洗涤尘垢。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就泉砌井,深10多米,底装一块石钱,现砖犹在。
- 笔架城
笔架城因其状如笔架而得名,由并列的三角形五个城垛构成,中间一垛最高,为3.75米,两侧稍低,皆为青砖砌筑。前临大洒,下连石柜,后为文庙和鼎文阁,五垛并立,中垛最高,形如笔架,象征文运兴盛,文人蔚起之意。 特 色: 五垛并立,中垛最高,形如笔架,象征文运兴盛,文人蔚起之意。
- 碧岩泉
夹山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寺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悟出了"茶禅一味"。夹山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作为夹山三大名胜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傍山临溪,三石耸立如笔架,俗称笔架泉,出口有二。泉水清洌,水质尤佳,是煮茶的优质泉水,也是极有价值的矿泉水水源。
- 插角山
位于常德城西南68公里,系雪峰山余脉。南麓属安化,西北麓属桃源,东北麓属鼎城区逆江坪乡,因三县各插一角,故名插角山。插角山山青水秀,风光旖旎。主峰海拔716米,地势险要,峰恋峻峭,被称为“沅南万山发脉之祖”、“常德县内群山之冠”。在插角山顶不仅可以饱览群山之美,还可俯瞰闪光的湖水,蜿蜒的溪流,错落的村庄和纵横的阡陌。 插角山不但风景秀丽,还有人文景观景上添花,昔时山顶有庙名插角殿,系三县合修,规模宏大,殿内石碑48块,辖附近三县48寺,今庙宇虽毁,故址犹存,更有“无量功德”、“三县合修”、“武陵众修”三块碑文残留。山南有乌龙井,泉水甘甜,沁人心脾。
- 茶禅祖庭碧岩泉
夹山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夹山寺开山祖师善会讲禅说法,悟出了“茶禅一味”。夹山八坪牛抵茶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品。碧岩泉作为夹山三大名胜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傍山临溪,三石耸立如笔架,俗称笔架泉,出口有二。泉水清洌,水质尤佳,是煮茶的优质泉水,也是极有价值的矿泉水水源。
- 常德滨湖公园
滨湖公园位于常德市区,占地28.27公顷,公园内树木葱茏、百花吐艳,湖水碧波涟涟,曲桥凉亭,小榭楼台,处处体现了浓郁的水乡特色。园内保存着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铁经幢。铁经幢是一座宋代铸成的塔形建筑,上刻经文,原来在德山山麓,后迁至滨湖公园。
- 常德博物馆
常德博物馆位于城区最繁华、宽阔的武陵大道南路,南通沿江大道,北达常德火车站,占地 32亩,由主馆和南北专题馆三部分构成,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投资 1340万元。主馆竣工于1993年3月,为四合院仿古式建筑,分前厅、中央大厅和后院。前厅四层,第一层正面墙上是湖南最大的唐三彩壁画桃花源仙境;中央大厅为玻璃盖顶,明亮宽敞,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展厅;后勤部院系全封闭式展厅和库房,主要用不着于陈列、保管珍贵文物,现馆藏各类文物 3万余件。库房和展室内装有比较先进的防盗、防火设备,并配有严密的电视监控系统。南北专题馆竣工于1999年4月,其建筑风格与主馆风格相吻合,分上下三层,室内空间开阔,布局合理,适用于各项专题展览。专题馆建成后,整个博物馆的轮廊呈鼎字形,象征古城鼎州(常德历史上曾叫鼎州)。
- 常德黄龙洞
黄龙洞奇观为一大型天然溶洞。位于索溪峪景区东北部,索溪峪镇河口村境内,距军地坪8公里,紧邻峰林。该洞一带岩溶洼地、盲谷漏斗、落水洞、天窗、伏流比比皆是。洞体宏大、深远,分4层,旱洞、水洞各2层,错落相通。初探洞长11公里。有13个大厅,96条长廊,1处瀑布,1条地下河。洞内流痕、边石、倒石牙、倒锅状窝穴和洞穴阶地发育良好。钙质堆积物五颜六色,绚丽多姿。石钟乳鹅管、石笋、石柱、石旗、石瀑、石帘、石幔、石花、云盆、石梯田、穴珠造型奇特。现辟有9组景观,其中龙宫、迷宫最为玄奥。1992年洞口两侧建有当代名人题词碑刻26方。 特 色: 为一大型天然溶洞,真正是洞中乾坤大,地下别有洞天。进得洞来,如入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