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内景点> 四川> 广安
    安丙家族墓地
    • 安丙家族墓地
    • 安丙家族墓地位于四川省华蓥市双河镇昭勋村,是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四川宣抚使、少师安丙及其家族墓地。墓地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100亩,目前已发掘5座墓葬。墓内发现大量精美的高浮雕石刻及设色壁画,形象生动、逼真,堪称一绝。石刻内容广泛,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神兽、兵器、乐器等。墓中出土许多文物精品,包括金、银、铜币,金、银、铜、玉、陶等不同质地器物,以及大量的三彩俑。安丙墓内还出土一方墓志,铭文长达5000余字,详记安丙生平事迹。在墓地地面建筑遗址内则保存有水沟、石象、阶梯、雕刻等。安两家族墓地保存十分完好,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处宋代家族墓地。墓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石刻和珍贵文物,堪称十三世纪文物的精粹,对研究南宋时期的建筑、美术、音乐、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认识南宋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宝箴塞民俗文化村
    • 宝箴塞民俗文化村
    • 宝箴塞位于武胜县农林乡方家沟村,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占地26000多平方米,8个天井,108道门,塞墙高6.5米,宽0.4至1.5米,长560米。宝箴塞始建于清朝宣统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历史。前后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后建尾塞,历时40多年。由唯一塞门登上塞顶的了望楼(共三楼一底),放眼四周,过去那山青水秀,潺潺流水的迷人景色依稀可见。当行至塞墙上,宽1.5米,长560米的通道四通八达,墙上均有枪口剁眼,成斜式,可以相互照应,打击任何一个目标,是用来保护塞内安全而设置,有及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塞内房屋属穿木结构,板壁,椽顶,雕刻、绘画着各种花、鸟、龙、凤、云彩等图案,姿色各异,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考古价值。现部分保存。8个天井,大小各异,皆具特色,最大的60平方米,最小的有5平方米,各成体系,密不可分,且井井相联,道道相通,使居住十分便达,是古塞建筑的奇葩。形状有方型、棱型、园型、三角型等,是根据塞内的方位八卦设置,建造精细,雕塑典雅。108道门,大小各异,各具特色,同时又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置,完全无繁杂之嫌。正塞和尾塞之间建成有戏楼、戏台,设计精致,雕梁画栋,别具一格,是当时塞内休闲娱乐的中心。左右各建厨房一处,并设有奇花异草的后花园,还有自然泉水井、消防池、饭堂、仓储、厕所等,生活娱乐设施十分完备。左侧立有一块石牌,书法流畅,镌刻精细,挺拔遒劲。碑文较详细的记载了该塞的建筑始末,至今保持完好。是考证此塞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段家大院(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宝箴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建有朝门三道,戏楼、看台、花园三座、天井、水井、饭堂、仓储、厕所等生活设施十分完备,院坝由1.5米的条石铺成,数十米的回廊使整个大院连成一体,构成了开然壁回的四合院落,是古院建筑中的典范,有极高的古院建筑之研考价值。当时设有枪械作坊加工,提供给养,对外联络。并建有碉楼一座,高数丈,条石砌成,碉楼四周建有斜式枪孔,易守难攻,是抵御匪盗的防御体系,与之配套的还有高数丈,长约数里的土墙将宝箴塞、段家大院、碉楼纳入统一而坚固的防御系统,系统内绿树成荫,遮天蔽日,青山环抱,景色迷人,经过保护恢复建筑后,宝箴塞将是人们考古研究、休闲、娱乐、避暑的世外桃园。


    邓小平纪念园
    • 邓小平纪念园
    • 邓小平纪念园,位于四川省广安县,是一座以邓小平故居为中心、占地800亩、覆盖600余万株花草树木的纪念园。为把邓小平故居建成“天然纪念馆”,广安开展了“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的活动。该活动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和响应,在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内营造了“科技林”、“巾帼林”、“青年林”、“大学林” 、“记者林”、“国防林”等20多个园林。目前,邓小平故居陈列室正在建设中。陈列室占地6亩,建筑设计风格融合川东民居特点和现代气息。室内设有门厅、序厅、缅怀厅、音像厅、信息中心、展厅和休息厅,室外塑有雕像和丰碑。


    佛手山风景区
    • 佛手山风景区
    • 小平故居,西南方向3公里的地方,就是佛手山风景区。 当地有一个传说,悦佛手山奇特独有的山势、恰似一个高大的巨人端坐于群山的怀抱之中,左手持印右手抚膝,作思索之状,其神态肃穆,尤如一位高人在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山脚下河流如白练缠绕,静静地向远方流去,流动那个美丽的传说。 佛手山山嘴石崖处,原有一方巨石,从中自然裂开,一分为二,裂经西边的峭崖上各有一只掌印,掌印十分高大,是说佛祖为这里的景色所迷。情不自禁地击石赞叹,故留下了深深掌印,佛手山也因此得名。在佛手山的半山处,邓小平同志的家族先孺们就安葬在这里。虽然经历了数个春秋的洗札,但在当地文管部门和村民的精心管理下,仍保存得完好如初,当游入拜见了小平故居后,便常常驱车来到这里,领略佛手山的秀丽风景。


    广安白塔
    • 广安白塔
    • 广安白塔又名"舍利"宝塔,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年---1224年)年间建。位于广安城南2公里渠江聋子滩侧,四方形,通告36.7米。塔身为砖石结构,仿木楼阁式建筑,共9层。1层~5层为石结构,6层~9层为方砖结构,彩裱3层。塔中空,层与层之间有阶梯,可登至塔顶。无塔刹,顶部四方相通。1层~4层塔门两侧挂有石雕佛像88尊(今无存)。第二代层临江一面有"如来须相,舍利宝塔"八字。塔与对面奎星塔遥遥相对,"仰视远观,秀出云表"。"白塔凌云"名列广安旧志十六景之首,明代吴中龙赞道:"浮图高耸接天幽,素影层层映碧流。竹径斜穿通古寺,柳丝轻曳拂渔舟。遥瞻雉堞重云合,俯瞰渠江一线收。雅倩人工扶地脉,巍巍文笔壮千秋"。1980年7月白塔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安翠湖
    • 广安翠湖
    • 翠湖,原名响水滩水库。位于四川广安岳池东门11公里处,称“川北第一风景湖”。


    广安华蓥山
    • 广安华蓥山
    • 华蓥山从唐代起就是川东北佛教圣地有“小峨眉”之称。唐肃宗至德年间修建的宝鼎、南宋枢密院事安丙故宅华蓥山等遗迹,有30余处可考。风景有银山积雪、宝鼎晨曦、天池湖光等,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诗人,都曾在此写下诗篇。最近探明的溶洞,据称景观属国内外罕见。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境内。这里,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1958年被毁一部分,1966年拆完,1992年至1994年修复),有千佛坪石林,更有八景(华银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同树、九子灵泉、石境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河、王璧浮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从山脚的伏虎寺到山顶,原建有36座寺庙、现仅存黄龙寺保存完好。华蓥山早在1927年就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派人在此开办纸厂供应新华日报。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战斗的地方。


    广安凉滩
    • 广安凉滩
    • 肖溪镇又称唐宋古镇。位于广安的东北部,距市区约74公里,与达州市渠县交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建筑时代各异,故形成了纷繁、错杂。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也许是看久了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看惯了瓷砖,阳台、雨棚,听厌了机器声和车声,当古老的肖溪镇骤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就有一种为之一振的感觉。肖溪古镇保存完整的主要有老街、新街、半边街,也最为有建筑特色之美。老街是其主要街道,始建于明末清初年,古称“龙凤州”,人称“肖家溪场”。位于响水溪西岸,面临响水溪,全长450余米,以前陆路交通不发达,主要的贸易市场便是街口的水码头。传说每到夜晚,船只便聚集在这里,点燃的油灯高高地挂在船舷上,随风括摇晃晃,星星点点地铺洒在水面上,好看极了。行进在老街上,很有一种古老、原始、劲朴之感。这街用板石铺砌而成,街道中间较为宽阔。最宽处可达8米,窄处只有2米,让人称奇的是街沿几乎和街道一样宽,小贩们就在街沿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配钥匙的,有开饭店的,有卖鞋子的等等,与那些把摊摆在街中间的乡镇有着明显的差别。老街沿街房子全都是瓦房,由圆木大柱子支撑而立,且每根圆柱于的正下方都砌上了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因为年代的久远,石头已悄然变色,其上雕刻的花纹、图案也开始脱落,变得模糊不清。这些住房分一楼一底和平房,多进式和单体式类型,左右街沿一排宽敞的长廊,无论雨雪暑夏,行人均可遮风避日,“雨不湿足,暑能避日”是其建筑的又一特色,据说这种风格在清末民初年间较为风行,但是现在许多场镇都已改变容颜,其房也销声匿迹。该镇原供销社内有一处老房子,可以说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木墙,木栏,木楼,木窗,站在木楼的内阁外观看肖溪镇可见一片瓦连着另一片瓦,全是清一色的瓦的世界,稀稀落落的烟囱耸立其间,仿佛在述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这种景致与在城市高楼处看到的景致是绝对不同的。曾经的“农业学大寨”等标语口号依然还在,可见历史的烟云,这里已经没有人居住了,那些石阶上已赫然布满了青青苔丝。肖溪古镇的另一个很有建筑特色的则是新街,新街位于响水溪北岸,正北方向150余米,东北方向180余米,建于解放初年。街房多系民国时期肖溪富家人修建,故名新街,现有街房40余间,均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和二楼一底,穿逗梁架,悬山式屋顶,进入房内,可看见二层楼梯,呈螺旋式状,屋顶则用俗称“亮瓦”的琉璃瓦安装,整个室内就凭此采光。由于光线不足,故室内显得幽暗,白天进去,往往也必须照明,其淳朴、古;日之味十分浓郁,这种建筑据说是欧式建筑法,再结合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故形成了中西合壁的建筑特色。这里的人家相邻为伴,想必十分融洽,与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全然不同。城市人一进屋就顺手将门关上,在一个“盒子”里生活,而这里的大门仿佛是永远敞开着的,似乎可以随意进出。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许像这里的瓦房一样早已经得住风雨的考验。把老街和新街相连接的是一座叫维新桥的桥,建于清代,由板石铺砌而成,桥下流水瀑瀑,述说着悠悠古镇的风土人情。肖溪镇又一个具有建筑特色的是半边街,长约300余米,街面较为狭窄,宽1米多,主要由一级一级石阶组成,街沿两房因自然山势而错落布局,其中寓玉宫,建于清代,仅存的左右厢房,现已建成粮仓,仓顶和底均用木质匾额拼装,计约百余块,额上有不少文字,文字清秀端正,不知出于谁人之手。同样让人称奇的是门前的那些古老的石板上也刻满了大大小小的文字,有人的名字,有古体诗词。据说,曾有不少的专家来此研究。


    广安石林
    • 广安石林
    • 广安石林位于高登山西南的广安区、邻水县、华蓥市交界处,面积约10平方公里。广安石林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峰,石林位于海拔1600余米的高山上,紧接石林处有高登古刹。


    广安天印山
    • 广安天印山
    • 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嘉陵江畔,与印山公园隔江相对。


  • 景点TOP5
    • 仙鹤洞
      • 仙鹤洞
      • 仙鹤洞风景区位于溪口镇,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宝鼎山脚,占地10000余亩,集山高,岩危、水急、峡险、林深、洞奇于一体属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该景区自然景观独特,主要景点有一山五洞二峡谷,即双狮山,仙鹤洞、曹家洞,双狮洞、观音洞、尤家洞、五岔沟峡谷、逍遥峡谷。其中仙鹤洞长约20余公里,有大小支洞40多个洞口面积200O多平方米;五岔沟峡谷长4000余米,有大小瀑布10余处,竹林1000k亩,蔚为壮观,令人神往。

      永寿寺
      • 永寿寺
      • 永寿寺位于武胜县华封乡嘉陵江西岸,与县城沿口镇隔江相望,有嘉陵江公路大桥相连,车可直达寺前,走100级石梯到达永寿寺。永寿寺,始建于宋祥符二年(1009年),续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内有鼎新大雄宝殿和左有法堂。殿三间,单檐歇山式,宽11.06米,进深八架橼13米。梁架结构用减柱法,因而殿堂宽敞,殿顶装天花板,上有彩绘花卉,藻井12幅。殿内泥塑佛像均颇精致,大佛三躯和阿难、迦叶,左右两旁十八罗汉、文殊、普贤。大佛后尚有千手观音一躯,作坐状。殿壁上有彩绘佛像,其寺毁于&"文 化大革命&"中,今仅存全址。现在,永寿寺已全面恢复昔日的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殿内的观音大士端庄美丽,似是历尽沧桑,饱含忧患,以智慧双眼凝视世界。十八罗汉形态各异,亦庄亦谐,倍感受亲切。大殿有透明雕花石香炉,精巧绝伦,大佛、迦叶、阿难、文殊、普贤等栩栩如生,威严肃穆,游后留连忘返。

      北山小学堂
      • 北山小学堂
      • 北山小学堂始建于清代,位于广安区协兴镇老街,占地面积有5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就有400平方米。房屋为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梁架。学校开办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由协兴场一刘姓绅士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等开明绅士共同创办。校址设于协兴老街刘姓庄园内,有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设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课程。早期在校任教的有刘星一、邓绍昌、邓俊德、陈鲁山、蒋能彬等。到四十年代,北山小学堂规模有所发展,扩大到八个班。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协兴场新建了协兴小学,北山小学堂校址划归协兴乡人民政府,先后用做乡财政所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1911年-1915年,少年时期的邓小平就在这里接受新式教育,在这里培养了一批知名人物,他们中有:邓小平、胡伦、邓绍圣等。2002年的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北山小学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北山小学旧址座落在协兴镇政府院内临老街处,木结构建筑的老房舍,斑驳的墙壁显出它那沧桑的历史。望着它,人们好像又看见童年的小平每天背着母亲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土布书包,踏着那并不平坦的街面,来到学校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养分;也似乎听到一代伟人童年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轻轻脚步声。

      思源广场
      • 思源广场
      • 思源广场背靠渠江,面向思源大道广场中轴,正对思源大道中轴线,是向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之一,由入口广场、中心广场、水景广场、宝鼎广场和四季花海五部分组成,四周环绕生态停车场、图书馆、游人中心、观景楼阁和休闲娱乐设施,是集纪念、集会、文化交流、娱乐、休闲、观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入口广场。广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实事求是”宝鼎,宝鼎总高度10米(代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意),重41.8吨,鼎高8米,直径7.04米。它三足鼎立(暗含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永远不倒之意),双耳高耸(代表邓小平理论两个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别饰饕餮及夔龙纹。颈下饰12条夔龙(中华民族12亿炎黄子孙)和六条扉棱(意为&"六六大顺&")。鼎身腹下饰紧密相连,犹似“迷宫”般布局的勾连图纹,并以4排乳钉纹点缀(代表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鼎内铸有铭文:“小平百岁,立鼎铭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鼎禁直径7.8米,高2米,上饰56条夔龙(象征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21个方圆之孔(象征21世纪),正面铸有金文鼎名“实事求是”,背面铸有“解放思想”字样。宝鼎置于高7米、40米见方的花岗石平台上,托座高3.04米,造型为94本书(象征邓小平同志享年94岁),正面刻“发展才是硬道理”七个大字,座后刻有《邓小平南巡谈话》全文。宝鼎是广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而特意铸造的。实事求是宝鼎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而建,表达了广安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爱戴。宝鼎代表着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业绩将永垂青史。宝鼎矗立于广场北端,象征着广安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丰功伟绩的历史回顾。思源广场的主题是“饮水思源”,它在设计中利用了地形的坡度,在宝鼎广场的宝鼎基座设置水体,构成“源头”,通过水景广场层层跌落,流向中心广场的四块水景,水景中的百组喷泉直喷天际,让人感到源源不断,源远流长,涌泉相抱。广安人以此来表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决心,来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在思源广场中央是中心广场,中心的方形广场将内圆分为四个水景区,形成了环形广场,四条流光溢彩的步道把方形广场与环形广场连在一起,水陆相通,圆方相接,隐含天圆地方、生生不息之意。中心的水景广场有美妙绝伦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是“饮水思源”构思中水体的中间环节,由喷水高达60米的擎天柱、喷水高达15米、展宽达30米的水幕、拱形最高喷水达8米的彩虹飞渡、喷水高度达10米的高频水柱阵及蛟龙戏水、涌泉、水火雾、跑泉、冰柱等水景组成,是科技含量高,艺术品位高,国内一流的水艺术经典之作。其外围的花池和树木、水景区的百组喷泉可以看出所有的设计都紧扣“100”这个数字,是家乡人民对敬爱的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纪念,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无限怀念。四季花海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由鲜花和常青植物组成。整个广场配有供游人休闲娱乐的风情竹楼和占地2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区,还布置了30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这不仅是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需要。近两年来,在广安掀起一场厕所革命,把它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种四星级旅游厕所,在广安还有很多,它的功能比较完善,造型比较美观,同时还考虑了照顾盲人、残疾人,充满了人情化设计。

      沿口古镇
      • 沿口古镇
      • 沿口古镇,古为水陆“通商巨镇”。那时,商贾云集,洒肆飘香,歌舞升平,好不热闹,如今的古镇,褪尽往昔的荣华,与新镇之都市风情遥相呼应,于静雅中透出小家碧玉的绰约。 古镇昔日之繁华,源自于嘉陵江畔的沿口码头,它上至王爷庙,下抵红庙子,长达千余米,江面之宽,河床之深;水势之平缓,构成天然良港,每日在此停泊的商船不下百只。凡秦陇药材、湘鄂棉纱、内江白糖、本地杂粮等莫不囤积于此,等侯上运至南充、阆中、广元,下卖到合川、重庆。如今的码头经改建后,旧貌换新颜,虽仍为通商要道,因运输工具却已鸟枪换炮了,日夜穿梭其间的大多已是机动船只,虽少了昔日的白帆点点、环江晚渡的诗意,却又多了些现代港口的喧嚣和繁华,为武胜融入都市之列又添新景。 游罢码头,信步踏进老街,这是一条叫胜利街的小巷,两边几乎都是木屋建筑,许多房子已人去楼空,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时间尚早,只见一些人家门前坐着个姑娘或小媳妇,很仔细地梳理着一头瀑布般的秀发,没有摩丝,没有发卡,那份投入唤醒了我们久违了的感动嗅惯了现代都市种种化学气味,乍遇上这一份清纯,怎不让我们怦然心动呢?沿石径走向山顶,蓦然回首,只见老街两边屋檐骤合,在初冬清晨的雾中,恰似一仙子”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感觉怕在新城是难以找寻到的。民主街建在山顶上,因有所小学,所以少了宁静。难能可贵的是,这理居然还保留有吊脚楼。立在楼下我不禁心驰神往,想象夏夜沐浴之后,躺在脚楼凉椅上,蒲扇轻摇,山风徐来那等惬意,自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