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包山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礼仪。“敖包”是蒙古语音译,蒙古语是“堆子”的意思。敖包在内蒙古到处都有,样子各地区大体一样,即在圆坛之上,积石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成圆锥体,高约十余丈。“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的作用。 蒙古族祭祀“敖包”,有各种传说。有的说,“敖包”就是神的化身,有说是代表山神,有说是代表水神,龙神的,也有说是代表庙神或祖先的。还有的说,蒙古族祭“敖包”,来源于藏族。藏族有个风俗,就是在石板上刻上佛教的“嗳嘛呢叭咪哞”六个字,放在山里,以后人们路过此地,就怀着虔诚的心情,叩头礼拜,祈求行路平安,不许高声喧哗,并向它抛一块石头。天长日久,逐渐堆得高大起来,人们又在上面插上“经幡”之类的东西,就形成了一个“嘛呢堆”。蒙古族信仰喇嘛教以后,也采取这种形式,并称这种乱石垒砌的石碓为“敖包”。
- 巴音郭楞蒙古金沙滩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位于新疆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314国道以南23 公里处,博斯腾湖东北岸,距乌鲁木齐360公里、距吐鲁番市50公里,距库尔勒市160 公里。 这里平湖万顷,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为二级。湖底坡度为1.7%,沙滩海岸线长2000米、宽160米,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金沙滩被誉为“新疆夏威夷”。目前,假区的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功能完备,水上旅游项目繁多,有垂钓、划艇、潜水、水上降落伞、洗浴中心、水上娱乐城、射箭、网球场、赛马场、沙滩排球等项目。
- 巴音郭楞蒙古库尔勒清真大寺
库尔勒清真大寺位于库尔勒市中心老城地方,1987年重建,规模宏伟,整洁宽敞,装饰华丽,建筑风格颇新颖。 殿堂、院内可同时容纳7千侨汇人作礼拜。迎街门楼高25米,分7层,每层有房间若干,为阿訇、毛拉司事休憩之处。殿堂内设冷风机,顶棚高悬吊灯、吊扇。四壁绘有维吾尔风格的图案,并书写了许多《古兰经》文。
- 百亭园
百亭园中有浸月湖,系借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诗句命名。这是一座人工湖,巧借自然地势和溪流,上接沟谷,下落平湖,蓄水面积6千6百平方米,合十亩。波澄一镜,滨簇千树,湖光山色,争奇竞秀。湖中央有绿绮亭,雕梁画栋,倒影成趣,可荡舟,可垂钓;湖下溪流边仿建“兰亭”一座,曲水流觞,可会友,可吟诗。一泓湖水,湖浸明月;修长湖面,横睡山间,把个百亭园衬托得无比娇艳
- 大窑文化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保合少乡大窑村的南山。于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是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和隧石构成的小山,隧石质地坚韧,适于制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层构造上为黄土,下为红土。经挖掘考证发现,远古人类曾长期在此开采石料和制造石器。2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遍地皆是。这里还发掘出了人股骨化石、动物化石、石器及石片等,经鉴定其年代约为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开始于约五十万年之前,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相当。因此说明内蒙古阴山地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遂将此命名为“大窑文化”。
- 大召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蒙语俗称“伊克召”意为“大寺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汉语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庙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召、乌素图召、巧尔其召等。大召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明延赐名“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奉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西藏的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主持了开光法会。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自来过大召寺,并因住在寺中,所以大召寺是康熙皇帝的家庙。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喇嘛教寺庙。
-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点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点景区介绍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苏木乡),在呼和浩特北约150公里处。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景区。 “格根塔拉”是蒙古语,意为“夏日营盘”(夏季放牧的地方),这里地形南高北低,平坦开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便是天然的牧场。游人可以漫游大草原,观看赛马、赛骆驼、摔跤表演,还可以骑马、乘驼、射箭等,意兴盎然。 你还可以顺路参观游览四子王旗的王爷府(现为苏木乡办公室),府内设前后两厅:前厅为王爷执政处,后厅供王爷和福晋居住,另附设两个独贡(殿),供喇嘛念经用。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草原人举行蒙古传统的祭敖包活动;每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是内蒙古最为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机会难得,不要错过!规划中的世界游牧文化区的第一期项目,即:“中国北方游牧园”于二○○二年八月六日顺利开园。园内建有来自祖国北方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四省区居住在草原上的维吾尔、乌孜别克、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裕固、土、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满、蒙古等13个游牧民族各具特色的永久居落,并由本民族人员入住长期展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规划的逐年实施将为中外游客提供更为舒适、文化风涵更深的住宿、娱乐、博览、观光场所。 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草原人民将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每年公历七月二十五日-七月三十一日是每年一届的“内蒙古旅游那达慕”盛会。8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 哈布茨盖怪石林
哈布茨盖怪石林地处阿左旗北部巴彦诺日公苏木西南20公里处的大漠中,“哈布茨盖”蒙语的意思是:山谷狭长,小溪流淌的怪石山。该山山体由红褐色的“诺尔红”大理石构成,方圆约四五十公里,山势不高,多条山谷横向排列,山中怪石嶙峋,奇趣盎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塑造成一处绝妙景观。裸露的巨大山体历尽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几经打磨,呈现出一种沧桑的壮美;来到山谷,山势陡峭,山峰拔地而起,山势各异,怪石嶙峋,随着山势的变化,山谷曲折,峰回路转,游历其中,随处皆景,仿佛走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世界,令人充满无限遐想,更令人新奇万分,山谷中的怪石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百看不厌;距此6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坐落着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古寺“夏日嘎寺”,寺旁数十座佛塔造型优美,寺旁湖泊中芦苇丛生,水鸟成群,景色宜人,是您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 哈素海
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是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距呼和浩特70公里。湖北为大青山,东、南、西三面被农田和牧场所包围。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湖内有一座水库和一个渔场,设置游船供游客饱览湖光山色,并可在船上品尝鲜鱼。哈素海度假村依湖而建,设有多种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湖内有一座水库和一个渔场,设置游船供游客饱览湖光山色,并可在船上品尝鲜鱼。哈素海度假村依湖而建,设有多种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是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位于土默特左旗西南侧,距呼和浩特70公里。湖北为大青山,东、南、西三面被农田和牧场所包围。有“塞外西湖”之称。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