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内景点> 新疆> 喀什
    白沙山和流沙河
    • 白沙山和流沙河
    • 从红其拉甫口岸的路上从盖孜边防检查站出来,沿着帕米尔高原上的314国道继续驱车前行,有一处美景不可不提,那就是“沙山倒影”——白沙山和流沙河。那里海阔天空,风轻水静、河面如镜、白云似雪,白沙山由大大小小十余座山丘组成,相对高度多在100 米以上,蜿蜒有十几公里。从远处望去,在远方的青山和近处绿草的映衬下,天地苍茫,巍峨雄壮,那银色的细沙洁白柔和,就象婴儿的肌肤,令人心动。据说这里就是《西游记》沙和尚的白沙山和流沙河,千万年的天地造化,留下人们无穷的遐思和想象。


    老城
    • 老城
    • 老城核心区的民居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生土建筑本身极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融合了汉唐、古罗马遗风和维吾尔民族现代生活的特点。喀什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著名电影《追风筝的人》部分镜头就在这里取景。如今,老城的居民们仍然恪守着世代而居的土屋和上千年的传统习俗。不过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着老城改造工程,许多古民居都被拆除。


    红其拉甫口岸
    • 红其拉甫口岸
    •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苏斯特口岸相对,这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由于天气情况比较恶劣,这里只在4月15日-10月15日开关,其它时间都是关闭的,无论是游客还是探亲者或者商人都不能通过。正是因为红其拉甫的口岸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它的名气并不在其边贸规模,而是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独特美景。而在这驻守的边防官兵所经历的风狂雪骤、飞沙走石、寒彻肌骨……更让人为之触动。巴基斯坦边防人员与中国很友好,两国相处,几乎没有“武装”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21日,稳定充足的电力正式通到帕米尔高原的中国-巴基斯坦边境红其拉甫口岸边防哨所,边防官兵及附近牧民终于结束了无电历史,用上了常明电。


    石头城
    • 石头城
    • 石头城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 是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汇点,喀什、莎车、英吉沙及叶城通往帕米尔高原的数条通道都在此地汇合。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依石岗形势,用块石夹土垒砌,起伏曲折,略近方形,周长宽1300 多米。至今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经文物测定古城废弃于唐,曾经是唐羯盘陀国都城。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大兴土木扩建城郭,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如今已不见当年的繁华与权威,只见残垣断壁在夕阳下沉默。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面有草滩、河流,配上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甚有粗犷豪放之美。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在石头城东面向下看,可以看到一大片非常丰美的草原,牛羊满地,非常美丽。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整座石头城会反射出丰富的光线,开始整座城只是灰黑色,接着就会还有砖红和赭石。站在这乱石堆上,看着眼下的草原,远方的裸山,似乎会让人忘了时间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看石头城最好时间在黄昏时分,落日照射在这些乱石之上,更显出苍凉与厚重。


    喀拉库勒湖
    • 喀拉库勒湖
    • 喀拉库勒湖是高原湖泊,它与布伦库勒湖同处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上布伦口乡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脚下,两者相距直线仅十来公里,然而两湖的景色却大相径庭。喀拉库勒湖距阿图什220公里,海拔3600百米,面积为10平方公里,水深30多米,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喀拉库勒湖草盛鸟多,景色优美吗,而且有水怪的传说,更让景点增添了一分迷人色彩。


    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
    • 阿巴克霍加麻扎香妃墓
    • 香妃墓是阿帕霍加墓的别称,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km 处的浩罕村,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30 亩,始建于公元1640 年前后,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 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 部分组成。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 人大小58 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
    •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
    • 达瓦昆沙漠风景区有面积2万多亩的天然流动湖泊水面,有200万沙漠环绕湖泊,可谓沙水相依,碧波荡漾.新建的欧式风情别墅,极具维吾尔族风情的毡房和民族风情园点缀湖畔。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坐落在市内体育路,占地965平方米。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他生于1019年,卒于1080年左右。公元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到达交通:在市内乘坐8、14、16、22路在人民公园下车,沿体育路走即到。


    奥依塔克风景区
    • 奥依塔克风景区
    • 奥依塔克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奥依塔克镇西部丛山之中,坐拥帕米尔高原的雪山环抱,距离喀什120公里,距阿克陶县城100多公里,距中巴公路仅20多公里。奥依塔克在古突厥语中的意思是“群山之中的一片洼地”,这里高山险峻,冰峰林立,大河滔滔,古木森森,风景十分优美。四季风物迥异,是一处景色迷人的自然风景旅游区,也是新疆自然景观最集中的风景区。最佳旅行时间为7、8 月间,阿克陶县城气温高达30 多度时,这里不过10-20℃,成为南疆最主要的避暑地区之一。


    红其拉甫边防站
    • 红其拉甫边防站
    •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海拔5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口岸。对面是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关隘,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这里风光壮美,但环境恶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称。到红其拉甫口岸,游客一般都会到中巴7号界碑处拍照留影 。


  • 景点TOP5
    • 红其拉甫口岸
      • 红其拉甫口岸
      •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苏斯特口岸相对,这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由于天气情况比较恶劣,这里只在4月15日-10月15日开关,其它时间都是关闭的,无论是游客还是探亲者或者商人都不能通过。正是因为红其拉甫的口岸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它的名气并不在其边贸规模,而是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独特美景。而在这驻守的边防官兵所经历的风狂雪骤、飞沙走石、寒彻肌骨……更让人为之触动。巴基斯坦边防人员与中国很友好,两国相处,几乎没有“武装”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21日,稳定充足的电力正式通到帕米尔高原的中国-巴基斯坦边境红其拉甫口岸边防哨所,边防官兵及附近牧民终于结束了无电历史,用上了常明电。

      红其拉甫山口界碑
      • 红其拉甫山口界碑
      • 红其拉甫山口是中国新疆与克什米尔间的山口,古代“丝绸之路”取道于此,也是中国与南亚、西南亚各国的陆上路径之一。1978年竣工的喀喇昆仑公路就是经过这个...

      布拉克贝希泉
      • 布拉克贝希泉
      • 著名风景游览区。布拉克贝希是维吾尔语,意为“泉边”,汉语称“九龙泉”。传说原有九眼清泉,现尚存5眼泉水,依次名为“马尔江布拉克”(珠泉)、“塔希布拉克”(石泉)、“艾衣得尔布拉克”(龙泉)、“诺尔布拉克”(渡槽泉)及“纳瓦衣布拉克”(似人名命名)。 相传早在二、三千年前,由于泉水丰富,水草肥美,已有人群在此定居。以后逐渐发展了西侧的恰萨、牙瓦格办事处所在的古城区。10世纪的喀喇汗王朝时,把这一带开发为皇家游览区,并在西侧台地上建有行宫。公元1526年,叶尔羌汗国时,著名史学家、《拉失德史》作者米尔扎·海达尔·库尔刚担任喀什噶尔总督,在这一带广植果木,并在泉边建有撒马尔罕风格的阁楼。1678年准噶尔汗国时,还在阁楼内建起佛像。17世纪末期“和卓”地方政权时,在泉边建有大清真寺。19世纪90年代,清朝驻喀什的官员,在泉边修建了佛寺、茶馆、旅店多处,开拓了大片绿地,种植了上万株果树,使之成为当时喀什有名的游览胜地。1949年以后,由于居民增加,绿地面积大为缩小,现仅存2、3亩树林。目前已恢复重建“九龙泉”的规划已在拟议中。

      哈吉甫墓
      • 哈吉甫墓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坐落在市内体育路,占地965平方米。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他生于1019 年,卒于1080年左右。公元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班超城
      • 班超城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南郊的盘橐城,多来提巴格路以南的盘橐(tuo)城,又名艾斯克萨城。据《后汉书》记载,公元一世纪的盘橐城是西域疏勒国的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