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内景点> 西藏> 拉萨
    八角街
    • 八角街
    • 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他们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块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


    巴松错
    • 巴松错
    •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去年十月我们曾一度光顾,欣赏其山环水绕的芳容秀姿。当时正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整个湖区弥漫着水气烟雾,犹如披上了一条轻袅朦胧的纱巾,正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花10元钱租了一顶雨伞,钻入了飘飘洒洒的雨雾中。不过那雨越下越大,以致把天地都连成了一片,搅淡了大家的游兴。我们在岛上匆匆绕了一周,就匆匆离去了,未能驻足细细流连一番,仿佛只是为了完成“到过这个地方”的任务。今年五一再去,可以说是故地重游。


    背崩瀑布
    • 背崩瀑布
    • 冬天水小时,妩媚秀丽,轻轻下泻,深沉悠扬;夏天水量增大,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魄,恰似巨龙出山,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公尺,漫天浮游,竟使周围一带经常处于霏霏细雨中,成为别致的"匹练挂遥峰"。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
    •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
    •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是西藏非常有名的古迹。位于林芝县广久乡达域龙增村西南约300米处,临雅鲁藏布江。据考证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用以记载赤德松赞与工布地方首领会盟为好的。


    苯日神山
    • 苯日神山
    •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的北侧。神山高耸入云,森林密布,四季鲜花不绝,景色各异。春临大地之际,处处芳菲春意盎然;夏季凉风习习,烟雨蒙蒙,满山杜鹃烂漫生姿;金秋万山红遍,野果飘香,令人流连忘返;冬季则雪峰皑皑,玲珑剔透如水晶与光影的世界。 苯日神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一个故事。相传莲花生大师进藏时,曾与工布地区苯教首领阿穷杰博比试法力。传说莲花生大师到达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时,调集狂风试图将沿江的村庄和树木一扫而光,阿穷杰博情急之中以巨石压着这些树才不至于此,如今这一带的树梢都是歪的,即此次斗法所至。接着两人又在苯日神山山脚的古鲁(意为莲花生)村斗法,莲花生欲摧毁苯日神山和以山堵尼洋河都未成功。由此,工布地区的苯教得以了保存。而今苯日神山上遗有大石崇拜、神鸟崇拜、天梯以及神水等传说中的遗迹。


    波密
    • 波密
    • 岗乡自然保护区被外国朋友称之为“西藏的瑞士”。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旅游、摄影、绘画、探索生物奥秘者的理想境地。冈乡就在西藏的波密县。波密县位于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东岸。波密县是西藏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农作物主要有青稞、春小麦、冬小麦、豌豆、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等。除了上文提到的岗乡自然保护区之外,波密还有许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波密多冰川,以卡钦冰川、则普冰川、若果冰川较为著名。其中卡钦冰川为我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也是全国3大冰川之一,长约19公里,面积约90平方公里。名特产有花椒、漆树、核桃、桑树及苹果等。药用植物有天麻、三七、猴头。民族手工业产品有酥油桶、木碗及易贡藏刀。易贡藏刀自古闻名。易贡生产的“珠峰茶”闻名西藏。


    布达拉宫
    • 布达拉宫
    • 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从松赞干布到十四世达赖的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僧舍、僧官学校、朗杰扎仓、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经院、雪巴列空、马基康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布加沟温泉群
    • 布加沟温泉群
    • 娘蒲乡附近的布加沟分布有一温泉群,上泉名“尼姑泉”,海拔4200米,中泉为:“喇嘛泉”,下泉为布加泉,皆是上佳的沐浴与水疗之处。


    布久喇嘛林寺
    • 布久喇嘛林寺
    • 布久喇嘛林寺自驾攻略非常抱歉,暂时没有网友提供给我们关于布久喇嘛林寺的自驾攻略信息。 这是一个正在编辑中的条目,如果你知道布久喇嘛林寺的自驾攻略,欢迎您进行添加补充 提供资料给我们的会员将获得积分奖励,您可以拿获得积分兑换很多奖品的哦! 详细情况请看积分频道我要注册成会员.原始链接:http://www.9tour.cn/Scenic/City28/633_Zijia/


    察隅
    • 察隅
    • 在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接的地方,境内重山峻岭,峡谷深切,河流密布,雨量充沛。除农产品外,察隅的森林,药材,矿藏和畜牧品也很丰富。著名的梅里雪山就位于察隅境内,每年观者甚众。 察隅为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面积31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森林面积864万亩。总人口近2.5万。辖6个乡,23个村民委员会。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吐蕾时期这里就有了宫衙建制。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迹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迁至吉公。 该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0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为1615.6小时。年无霜期200天以上。年降水量793.9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泥石流、干旱、虫灾等。 名特产品主要有广柑、桔子、甘蔗、藏式木碗、木盒、竹编盒、木制马鞍等。 吉公地处海拔2326米。邮电、银行、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设施齐全。


  • 景点TOP5
    • 东久自然保护区
      • 东久自然保护区
      • 保护区以保护赤斑羚等野生动物和它们生存所需的特定环境为目的,这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冰峰雪岭互相辉映,溪流瀑布交相衬托,兼有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以赤斑羚为主的国家和自然区重点保护动物50种。赤斑羚是目前较稀有的动物之一,1973年才在西藏发现,其分布区十分狭小,是猎人围追猎捕的主要动物之一。西藏境内赤斑羚总数不足1500只,因此该保护区已成为赤斑羚这一濒危动物的物种保存基地。

      巨柏林
      • 巨柏林
      • 有“世界巨柏王”之称巨柏林,藏语又称为“桂辛秀巴”。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一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在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散布生长着数百棵千年古柏,塔形的树冠以及挺拨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的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木)。林芝地区八一镇东南方10多千米处的巴结乡有一片巨柏保护点,这也是西藏两个古柏保护点之一。 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分布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较完整的巨柏林。这些古柏平均高度约为44,胸径为158厘米。在古柏林中央有一株十几人都不能环抱的巨柏,它高达50多米,直径近6米,树冠投影面积达一亩有余。经测算,这株巨柏的年龄已有2000-2500年之久,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林芝县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

      帕拉鲁甫石窟庙
      • 帕拉鲁甫石窟庙
      • 帕拉鲁甫石窟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座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据藏文史书记载,该石窟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代开凿的。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玉雍萨在帕拉鲁甫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向广大佛教徒开放。 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廊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因光线暗淡,全靠酥油供灯照明,神像时隐时现,颇为神奇奥秘,其中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大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等。

      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
      • 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24104759264.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色林错位于羌塘高原南部、扎加藏布下游终点,海拔4530米,面积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居西藏内陆水系首位。流域内有许多河、湖串通,组成了一个内陆湖群。历史上湖面曾达1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正面临着旱化、矿化、湖面退缩的过程。与藏北其他湖泊相比,流域内水网密度较大。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扎加藏布全长409公里,是西藏最长的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于色林错北岸入湖。河水年平均流量为26.7立方米/秒,夏季深度2-2.5米,春季深度0.5-1米。  色林错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属咸水。 色林错位于羌塘高原南部、扎加藏布下游终点,海拔4530米,面积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居西藏内陆水系首位。流域内有许多河、湖串通,组成了一个内陆湖群。历史上湖面曾达1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正面临着旱化、矿化、湖面退缩的过程。与藏北其他湖泊相比,流域内水网密度较大。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扎加藏布全长409公里,是西藏最长的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于色林错北岸入湖。河水年平均流量为26.7立方米/秒,夏季深度2-2.5米,春季深度0.5-1米。  色林错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属咸水。

      马卡鲁峰
      • 马卡鲁峰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24104437422.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海拔846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87°06′,北纬27°54′,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玛峰24公里,沿西北—东南山脊为界,北侧在中国西藏境内,南侧在尼泊尔境内。   峰体上终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许多深渊般的巨大冰裂缝,冰崩雪崩都十分频繁。1955年法国登山队的9名队员首次登上峰顶。   马卡鲁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于东经87.1°,北纬27.9°,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其西北直线距离24公里就是珠穆朗玛峰。沿西北山肯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目台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马卡鲁山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为78l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l0米。这些峰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也十分频繁。   路线 :从乌鲁木齐乘汽车或飞机至阿克苏,再北上温宿后继续北行到塔沿拉克, 然后徒步沿琼兰河蔷北上,可达托木尔峰南坡。登山大本营可设在职台兰冰川末端,海拔3700米处。 另一条路线是从温宿东行至破城子,然后徒步溯河北上40公里, 至吐盖别里齐。从此处也可攀登汗腾格里峰和雪莲峰。   攀登历史:1954年,法国登山队有1人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马卡鲁2峰(1980年又有1人登上此峰)。   1970年9日本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8010米的东南卫峰。   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摩西捷列、基坦克等9人,首次沿尼泊尔境内的巴康冰川越过西北山脊鞍部,在中国境内的西北坡登上了顶峰。 海拔846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87°06′,北纬27°54′,其西北方向距珠穆朗玛峰24公里,沿西北—东南山脊为界,北侧在中国西藏境内,南侧在尼泊尔境内。   峰体上终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许多深渊般的巨大冰裂缝,冰崩雪崩都十分频繁。1955年法国登山队的9名队员首次登上峰顶。   马卡鲁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位于东经87.1°,北纬27.9°,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其西北直线距离24公里就是珠穆朗玛峰。沿西北山肯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目台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马卡鲁山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高度为78l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l0米。这些峰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也十分频繁。   路线 :从乌鲁木齐乘汽车或飞机至阿克苏,再北上温宿后继续北行到塔沿拉克, 然后徒步沿琼兰河蔷北上,可达托木尔峰南坡。登山大本营可设在职台兰冰川末端,海拔3700米处。 另一条路线是从温宿东行至破城子,然后徒步溯河北上40公里, 至吐盖别里齐。从此处也可攀登汗腾格里峰和雪莲峰。   攀登历史:1954年,法国登山队有1人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马卡鲁2峰(1980年又有1人登上此峰)。   1970年9日本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8010米的东南卫峰。   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摩西捷列、基坦克等9人,首次沿尼泊尔境内的巴康冰川越过西北山脊鞍部,在中国境内的西北坡登上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