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笃行十村眷村
《外婆的澎湖湾》歌曲中描述的澎湖湾温馨场景,就在澎湖马公的笃行十村内,而笃行十村也是跨越日本和中国两个时代的历史眷村,是台湾最早的眷村笃行十村,现被列为历史建筑保存。现由澎湖县政府规划为眷村文化园区,眷村内住户均已迁出,只留下带有日式味道的老旧破落建筑,供游人凭吊眷舍群早年住满了人的热闹光景。眷村内除了潘安邦故居,还辟有张雨生纪念馆。
- 双心石沪
石沪在澎湖县七美乡东湖村顶隙北面海崖下,因此又称“顶隙沪”,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间带筑成的捕鱼石墙,也是一种海中陷阱,特殊景观的休闲渔业也为这美丽的岛屿,纪录下永恒的浪漫传说。七美岛为澎湖群岛最南端的岛屿,正是澎湖代表性地标双心石沪的所在地,曾屡获票选澎湖首景第一名的双心石沪。澎湖双心石沪是澎湖目前保存最完整和最美丽的石沪。
- 望安岛
望安岛是澎湖群岛的第四大岛,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人。望安岛原名“网埯”,又名八罩屿,明永历十五年(1661),民族英雄郑成功决定东取台湾,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第二天清晨遥见八罩屿,因一路风平浪静,人舟平安,故改名“望安”。望安岛东北部是马公市,西南部是七美岛,附近还有将军澳屿、花屿、东屿坪、西屿坪、东吉屿、西吉屿等岛屿。望安岛最高的天台山海拔53米,西侧临海,断崖绝壁,山海连接地带是澎湖文石最重要的产地,过去产量曾占全县的80%,经过百多年的开采,现在已不多见。距望安岛最近的将军岛,又称将军澳屿,面积为l.5平方公里,岛上有居民400余户,人口约2700人,过去曾是澎湖珊瑚的主要产地,因此居民收入颇丰,岛上建筑也较早步入现代化,有“澎湖小香港”之称。
- 跨海大桥
澎湖跨海大桥位于西屿乡,于民国59年完工通车,连接白沙、西屿两岛的跨海大桥,横跨吼门水道,全程长2494公尺,两端建有半圆形拱门,为当时远东最长的跨海大桥。初时仅规划为单线,会车不容易,经重建拓宽成双线,也使岛间交通更便利。漫步在桥上,观海景,听浪涛,沐海风,放松身心。
- 吉贝屿
吉贝屿俗称“台湾堆”,为澎湖群岛北海域中最大的岛屿,位于距白沙岛约5.5公里的海上,全岛面积约3.1平方公里,西岸有一道数千公尺的黄金色海湾,呈弧状迤逦入海,碧海蓝天与金色海岸相映成趣。美丽的沙滩,可踏浪、戏水、潜泳,亦可欣赏绮丽的海上落日,恍若置身于夏威夷度假胜地。吉贝屿上乐园位于岛上西南的白沙尾,海湾上有一栋栋彩色的度假小屋,为吉贝妆点出缤纷的热带风情。吉贝屿为澎湖夏日度假的热门据点,沙尾海湾尤是名闻遐迩,吉贝沙尾由西崁山向东南方延伸,尽头因受海流影响而形成深入海中的沙嘴,一道长达数千公尺的金黄色海滩,使人不禁有欲一亲芳泽的冲动。
- 观音亭
庙内主体跨度大,进深长,宽敞气派,门扇上还有各种不同的彩色浮凋,工艺精细,古色古香,为澎湖首屈一指的古刹。下方有处玄武岩形成的天然海堤,极适合游泳、戏水,傍晚时分,静候在海堤旁,观赏落霞的浪漫景致。与望潮亭、海豚亭及怀恩亭合称“西瀛胜地-四亭海滨”。 至今仍是澎湖佛教圣地。
- 西屿西台
西屿西台又称西屿古堡,位在澎湖列岛西屿岛(渔翁岛)西南端,属西屿乡外安村,始建于清光绪13年(1887年),为中法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有鉴于东南海防的重要性而兴建,为当时澎湖五座炮台中,工程最浩大者。西屿西台因是李鸿章倡建的,故亦有人称之为“李鸿章古堡”,因其为台湾少数保存完整的古炮台,具历史价值,于1983年被指定为一级古迹。
- 大义宫
大义宫位于澎湖县西屿乡,主要嗣奉关公,以关公一生大义而命名为「大义宫」,建立于西元1862年。大义宫的地底下有个天然的珊瑚洞,洞裡四面全是珊瑚礁堆砌而成,十分壮观,洞内有潭水,养著几只大海龟,其中还有保育类的绿蠵龟在水中悠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游览观赏。不仅是西屿乡著名的观光景点,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宫前有座高约两公尺高,由马僮牵著赤兔马的凋像,相传原本是没有马僮的,因为到了晚上赤兔马就会跑出来作怪,所以后来才加上马僮的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