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内景点> 广西> 钦州
    八寨沟
    • 八寨沟
    • 八寨沟是八角山上的一条8公里长的大峡谷,位于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距钦州大寺至上思二级公路约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这是一块躲在深闺待人识的处女地,是一个幽谷探险、放飞夏日心情的清凉世界。 八寨沟景区生态保护完好。奇石作底,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8公里的谷内遍布着大大小小近百个石潭,这些石潭由低到高成阶梯式排列,形成了一个个天然浴池,大的深达三、四米,可容上百人同时戏水;小的如浴盆,只容一两人入浴。峡谷植被茂盛,树木葱茏,藤蔓缠绕,清清泉水时而从石板上汇成瀑布,时而从石隙间潺潺流过,景色诱人。景区植被基本属于原生态的原始灌木林,分布着铁柃格、湖榕木等数十种珍稀树种,以及金银花、黄杞子、枸骨藤等上百种珍稀药材。谷内空气清新,整个八寨沟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炎热的夏天,进入谷内,犹如走进了一个清凉世界,呈现在眼前的尽是一片原始森林的绿色世界,炽热随之悄然而去。


    大芦村古宅
    • 大芦村古宅
    • 大芦村位于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冯子材故居
    • 冯子材故居
    • 冯子材故居:冯子材墓位于钦州城东沙埠乡泥桥村东北的小山丘上,距钦州城13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满目青翠,景色宜人。主墓座北向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墓顶用长2米、宽半米的花岗岩刻成一座庙式屋檐。檐下碑前有一对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墓前有3个长5米、宽6米的拜台,左右分列有文仕、武将、狮、虎、马的石雕像各1对,它们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制作也很精巧。墓前横列狮头石柱8根,四长四短,刻有对联云:“万里干城,一方砥柱;寸心金石,万世馨香。”。


    灵东水库
    • 灵东水库
    • 又称“东湖”,位于灵山县城东14公里,在号称灵山第一峰的罗阳山翠峦环抱中,高山出平湖,水色湛蓝,似是一面明镜。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当时全国兴修的十大水库之一,景区总面积728万平方米,现在已建设成为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种养、旅游等综合利用,风景秀丽的人造湖,是水利部重点联系的大型水库之一,被列入广西滨海旅游风景区。 水库东西走向,呈狭长形,水平直线长15000米,最宽处3150米,水面面积667万平方米。水云间15个岛屿,大则几千平方米,小则几百平方米,在水中央的天湖岛上建有天湖岛度假村。水库大坝高30.6米,坝顶长1824米,巍横贯南北。坝堤西下三级斜坡,植草披绿,宛如凭空悬挂着一张宽幅的驼绒壁毯。坝堤临水一面以大石块镶嵌,侧看恰似巨龙卧波。大坝两端还建有东湖阁宾馆、东湖阁、东湖度假村和灵湖茜苑。


    灵山人遗址
    • 灵山人遗址
    • 灵山人遗址在灵山县三海乡栏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在东胜岩发现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东胜岩还出土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专家研究鉴定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为“灵山人”化石出土地点。此外,还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类遗址,出土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l块髋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骨。


    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建筑群
    • 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建筑群
    • 刘永福(1837~1917)、冯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原名三宣堂。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旧居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砖木结构,院落式布局,共有大小楼房119间,有门楼、照壁、主座、廊房、谷仓、书房及暗道等建筑;还有戏台、花园、菜园、鱼塘、晒场等设施。 冯子材旧居位于钦州市沙埠镇白水塘区内,与刘永福旧居直线距离1千多米。原名宫保府,因清廷授予太子少保加封尚书衔而得名。旧居建于1875年,总占地面积15.22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院落式布局,坐北朝南,共3排9座27间,均为抬梁式砖木结构。 旧居范围包括三山一水一田,有六角亭、三婆初、珍赏楼、书房、虎鞭塔、菜园等。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均系典型的清代南方府第建筑群,具有简朴典雅的艺术特色。


    刘永福故居
    • 刘永福故居
    • 故居又名三宣堂,在钦州市。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1857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参加天地会起义军。1864年在归顺州(今靖西)安德组织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率领黑旗军与法国侵略者抗击,先后取得罗池大捷、纸桥大捷等,还抗旨保台,打击日寇,是著名的爱国将士。 三宣堂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76平方米,建筑面积5622.5平方米,有大小厅房119间,用料考究,造型端庄而朴实,规模宏大,布局独特。主屋分三进,坐北朝南,为中国式圆柱瓦檐,墙上有圣贤豪杰、文武将臣、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画,金饰彩绘,神韵优雅,栩栩如生,与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既有晚清风格,又有民族特色。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四周有花草树木,是一座气势不凡、宏伟富丽、典型古朴的建筑。


    六峰山
    • 六峰山
    • 六峰山位于广西灵山县城西,由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幛、冲霄六个主要山峰构成。山上古木参天,奇岩曲径,怪石嵯峨。有古庙、古坊和碑刻多处。山中岩洞大小共有60多个。六峰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以"石六锦屏"六峰山为主体的六峰公园、花石 山、凤凰山、翠壁峰、环秀桥 和江滨公园,总面积54万平方米。景区内钦江碧水环秀,平桥卧波,山水映衬,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明朝曾先后评先灵山"八景"、"十景",这里的景点,前者榜上饿三名,而占了后者一半席位。1964年设置六峰山公园管理所,1988年10月,国家批准灵山县对外开放后,景区列入文本滨旅游区范围,成立自治区级六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中外游客颇多,仅六峰公园每年就接待50万人以上。


    麻蓝岛
    • 麻蓝岛
    • 麻蓝岛又名麻蓝头,是钦州湾上的一个海岛,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的西北角,乘坐游览船半小时可到达。该岛酷似一个牛轭,最宽处400多米,最窄处200多米,岛上有一座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小山,登上山顶就可饱览大海景色。岛上种植有马尾松、美国湿地松等树木,绿地覆盖率达80%。岛的西北面为一大片沙滩,宽阔平坦,沙质金黄,是天然海滨浴场,西南面为礁石群,礁石千姿百态,奇形怪状,东面则为一大片极为壮观的红树林。这一带还盛产“三沙”:沙虫、沙钻鱼、沙蟹,名扬海外。该岛是钦州新开发的旅游度假村、旅游配套设施正不断完善。


    七十二泾
    • 七十二泾
    • 七十二泾位于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西北部,钦州著名的茅尾海内。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参差错落地散布在纵横10公里的钦州湾海面上,使这一片海域形成无数回环往复、曲折多变的水道,这些水道,被称为“泾”,“七十二泾”,是形容其多,实际何止72条?泾如玉带、岛像明珠,故得“龙泾环珠”之美名。乘船在泾内游览,感觉非常奇妙:道是疑无路,忽又豁然通,每人一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不同画面,俨然人间仙境,难怪享有“南国蓬莱”的美称。 七十二泾区内还有近万亩连片生长的、被誉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青翠的红树林与湛蓝的海水相辉映,景色非常别致。七十二泾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流连游览之地,留下大量吟咏之作。七十二泾的入口处仙岛公园内还立有目前全国最大的逸仙铜像和钦县各界人士于1926年敬立的“孙总理逝世周年纪念碑”。七十二泾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 景点TOP5
    • 八寨沟
      • 八寨沟
      • 八寨沟是八角山上的一条8公里长的大峡谷,位于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村,距钦州大寺至上思二级公路约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这是一块躲在深闺待人识的处女地,是一个幽谷探险、放飞夏日心情的清凉世界。 八寨沟景区生态保护完好。奇石作底,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8公里的谷内遍布着大大小小近百个石潭,这些石潭由低到高成阶梯式排列,形成了一个个天然浴池,大的深达三、四米,可容上百人同时戏水;小的如浴盆,只容一两人入浴。峡谷植被茂盛,树木葱茏,藤蔓缠绕,清清泉水时而从石板上汇成瀑布,时而从石隙间潺潺流过,景色诱人。景区植被基本属于原生态的原始灌木林,分布着铁柃格、湖榕木等数十种珍稀树种,以及金银花、黄杞子、枸骨藤等上百种珍稀药材。谷内空气清新,整个八寨沟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炎热的夏天,进入谷内,犹如走进了一个清凉世界,呈现在眼前的尽是一片原始森林的绿色世界,炽热随之悄然而去。

      七十二泾
      • 七十二泾
      • 七十二泾位于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西北部,钦州著名的茅尾海内。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参差错落地散布在纵横10公里的钦州湾海面上,使这一片海域形成无数回环往复、曲折多变的水道,这些水道,被称为“泾”,“七十二泾”,是形容其多,实际何止72条?泾如玉带、岛像明珠,故得“龙泾环珠”之美名。乘船在泾内游览,感觉非常奇妙:道是疑无路,忽又豁然通,每人一泾,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不同画面,俨然人间仙境,难怪享有“南国蓬莱”的美称。 七十二泾区内还有近万亩连片生长的、被誉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青翠的红树林与湛蓝的海水相辉映,景色非常别致。七十二泾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流连游览之地,留下大量吟咏之作。七十二泾的入口处仙岛公园内还立有目前全国最大的逸仙铜像和钦县各界人士于1926年敬立的“孙总理逝世周年纪念碑”。七十二泾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灵山人遗址
      • 灵山人遗址
      • 灵山人遗址在灵山县三海乡栏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在东胜岩发现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东胜岩还出土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专家研究鉴定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为“灵山人”化石出土地点。此外,还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类遗址,出土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l块髋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骨。

      红椎林
      • 红椎林
      • 纵贯浦北县境中南部的五黄岭山脉生长着20多万亩连片原始红椎次生林,它们躯干挺直粗大(有的要两三人才能合抱),参天耸立(有的两三丈高),技条多而紧凑,叶子青绿密集而细长,每棵树都像一把翠绿的巨,遮天蔽日。从山下往上看,那葱茏翠绿的椎林,顺着由低到高、蜿蜒起伏的山势,漫山遍野,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地生长,一望无际。这一片红椎林海,堪称中国一绝。

      钦州王岗山
      • 钦州王岗山
      • 王岗山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钦北区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四季如春。孙中山曾在这里领导过王岗山反清武装起义,我党领导的人民游击队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险峻的山岳、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景观。最高峰大龙山海拨994.6米,为钦州市第一高峰,五指峰、王岗头、笔架山等海拔超过800米的山峰有15座,石壁林立,刀削险峻,云飘雾涌。海拔800米的平圩,地势平坦,两侧绝壁,恰似高山平台,内中岩石众多,高山短林,犹如天然盆景。登上王岗山高蜂眺望,远处大海茫茫,附近城市隐约可见,足下群岭朝宗,气壮千秋。景区内溪流淙淙,清滢碧透,游鱼可数;青山掩绿水,山水相益彰。溪旁森林密布,绿树成荫,溪石裸露,美潭叠山,浅滩跌水随处见,流水飞花成瀑布。1995年批准成立为省级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