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济桥
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石家庄市区东南约45公里的赵县洨河上,又称赵州桥,当地俗称“大石桥”。大桥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年间,主持设计施工者是著名工匠李春。桥身为单拱弧形,全长50.82米。其造型优美,坚固实用的敞肩拱式设计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距安济桥约2.5公里处有规模略小的永济桥,当地俗称“小石桥”,桥柱雕刻精美。
- 白鹿泉
白鹿泉,泉口直径l米,深3米,状如圆锥。四季泉涌,飞珠溅玉,东流成溪,清澈见底,惠泽一方。四周山环林茂,清凉宜人,“鹿泉飞珠”为“获鹿八景”之一,历代文人皆有诗赞颂。著名的“鹿泉大曲”、“鹿泉浓香”、“鹿泉液”等名酒因泉水而享誉一方。白鹿泉有许多优美传说,或曰因西王母赴蟠桃盛会途中,落下玉簪戳地成泉,恰有白鹿从泉边驰过得名;亦传被贬人间仙女在被召回天宫时,因留恋丈夫,抛下宝珠落地成泉。但据史载乃因汉将韩信破赵时途经石邑(今鹿泉市)莲花山,寻水中射杀白鹿而得清泉,遂称白鹿泉。后人曾在此建淮明侯韩信祠以祭。
- 白求恩墓
白求恩墓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西侧,花岗石墓基,墓顶为半圆型,墓前有汉白玉墓碑,上刻“白求恩大夫之墓”,两侧长廊有白求恩革命活动照片。墓前广场有白求恩全身塑像。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1939年)是加拿大人,世界闻名胸外科专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受加拿大和美国的派遣,于1938年3-4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提任军区卫生顾问,1939年冬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于同年11月12日晨逝世于唐县黄石口村,17日安葬于唐县县城南关晋察冀烈士陵园,1953年迁葬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 柏乡汉牡丹园
汉牡丹园位于河北邢台市柏乡县北郝村,距县城5公里,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 园内建有汉牡丹碑亭,书面展室、文物石刻碑等。除本地汉代牡丹、芍药外,还栽种着从洛阳、荷泽移栽来的牡丹、芍药二百多株。 柏乡汉代牡丹,枝粗如 ,花大如盘,同株异花,溢香满园,旁有芍药相伴。关于汉代牡丹,不仅有仙男仙女入地成花的美丽传说,而且有神奇莫测的现代神话。
-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内,刻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 碑由青石雕成,碑身为一块整体的石料,高5.6米,碑身宽1.57米,厚0.5米。正面碑额上雕有双龙,刻有“大观圣作之碑”六个楷体大字。碑身四周刻有卷龙缠枝牡丹图案,中间刻有碑文,为宋徽宗赵佶所撰,共1021字,现残缺62字。 赵县的大观圣作之碑是中国现存的大观圣作之碑中保存最好的一通。碑文比同类文献资料记载更为详细,为研究北宋学校、科举取士制度提供了可靠实物资料。碑文也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
-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风动碑,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解放街西侧,唐永泰二年(766年)刻立。 该碑通高6米、宽2.5米、厚0.48米。碑额上刻有“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十二个大字。碑文刻有楷书29行,总计1398字,现存1007字。内容是颂扬当时成都军节度使李宝臣“功德”之辞及立碑人姓名、官职等。 该碑的碑文保存了有关河北地区唐代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书法遒劲,为历代学家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