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腹岩
仍沿左方的崖壁逶迤而行,到一山坳平地,只见一个个舍利塔拔地而立,这是历代和尚的墓地。过此,在山穷水尽处,向左拐一九十度的弯,即见一排(十间)悬空的木结构建筑横亘于半山崖上。在这一排建筑物的左方是一深邃莫测的巨大岩洞,岩顶威严地耸立着四颗巨松,岩洞下有一百二十级整齐的石阶,犹如步入仙界的阶梯。这便是绵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抱腹岩。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于这一巨大的岩洞之中。 抱腹岩坐东面西,为一高50米,长150米,深50米的巨大岩洞。洞顶崖壁光滑,颜色深灰,有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圆形鸟洞,象生铁铸成,给人以相当的稳固感。登上百二十阶即达洞内。岩洞是由两个直角排列的大岩洞构成,结构象砖券的无量殿。洞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空王殿为中心,南为千佛殿,千佛殿南为一坐南向北的四合院,住持,沙弥,游方僧人都集于此,厨房,客室亦在此院。正面窑洞三间,上置阁楼,两边为通炕,是僧人打坐处。空王殿北为介惟祠,亦为单独构筑的三面小院。再向北为一甬路(已出抱腹岩外),尽处筑一垂花门,入门为平坦空间,昔时种竹莳花,是一个小花圃。绕至空王殿后,有六十余陡峭的石阶,攀石阶而上为石佛殿三间。殿为单檐歇山造,殿的所有构件(包括斗拱),均为石头雕琢而成。墙壁也为石头砌筑,上刻助缘人胜名籍贯,以及邻近乡村闾里为抱腹寺值勤的时间、人数。石佛殿供一佛二菩萨:中为释迦牟尼佛,右为文殊菩萨骑狮,左为普贤菩萨坐像,都是泥塑金身。释迦像下为一石雕的九头狮子石佛座,观其狮子、力士造型似为宋代以前物。推断石佛殿塑像,早期也为石雕,不知何时改为泥塑。
- 大罗宫
就是当年介之推所看到的“大罗仙境”。“三清上,曰大罗”。大罗为道家的最高境界,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大罗宫始建于唐玄宗时,后因战乱,只留残迹。现在的大罗宫是在原址上恢复修建的,为依山而建的明三暗四七层仿古建筑,高110余米,全部建筑面积为三万余平方米,为全国庙观之最。
- 丹阳王墓
丹阳王墓 丹阳王墓位于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边。《怀仁县志》记载墓主人是丹阳王叔孙建,但无确凿史料及出土文物为证。建造年代当是北魏无疑。 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东西侧室。墓室平面均呈弧边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墓室高7.2米,墓室面积前后室为8平方米,东西侧室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砖,砖的了头制有阳文魏体“丹扬王墓砖”五字。四条甬道壁及前后甬道、前后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资料上未见的花纹砖。花纹有类似宝相花瑞兽,各种忍冬,变形龙、凤,武士纹等共15种类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处两边各有1.5平方米的壁画。绘着三面六臂手持异形武器的武士、瑞兽、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门的支持下,该墓已全部复原。 该墓从尺寸、形制上看比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都大,但不如其精致。未发现随葬器物和人骨架,只发现少量金箔屑,是研究北魏墓葬习俗及修正史料的重要遗迹。丹阳王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广武城
在山西山阴县境内雁门关下。有新旧二城,是研究我国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旧城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始建年代无考,现存古城建于辽代,明代包砖,清代修葺,文革中破坏。古城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近年对古城进行了维修。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500米。只在东南西三面修有城门,是防范北方扰敌的军事据点,现存城墙完好,城内有居民二百余户。 新城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雁门关北口,依山建造,周长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平川,北上筑有北关,形势险要,亦是雁门关的山前防卫据点。
- 广武汉墓群
在朔州市山阴县西南,旧广武与新广武城之北,共有 288座。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首,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在汉墓群南端修建了广武汉墓群保管所。现在广武墓群虽然未发掘,但从墓群西北端被水冲塌的四座墓室看,为砖室墓,出土的文物有陶壶、陶罐、陶钵、陶奁及五铢钱等,从墓的形状和出土文物考证:当为东汉时期。 新广武和旧广武地段,在汉代时属雁门郡的阴馆县管辖。阴馆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从善无县(山西右玉境)迁于此。据《太平寰宇记》称:“阴馆城今名下官城”,故治即今朔州市朔城区汴子疃乡下官城一带。这里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在古代历为屯兵扼守、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抵御匈奴贵族南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广武汉墓群是汉代雁门郡治和阴馆县官吏与富豪人家的集中墓地。它是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 汉墓群
位于朔州市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附近。已发掘的汉墓有800多座。墓葬分布密集。有墓穴、洞室、砖室、木椁等多种,墓道和墓室有多种形制。墓中所葬,大多属王、泰两姓家族,而且多是一棺一椁。墓中有陶器、铜器、玉器、漆器等生活用具和珍贵的殉葬品。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直径18厘米的百乳镜。乳镜聚于镜面,如繁星闪烁,是汉代铜镜中的佳品。此外,铜质四种熏炉、龟鹤博山炉,完好的棋盘等,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据考古人员认定,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是一件造型生动、工艺考究的鹈鹕衔鱼灯。整个灯用铜铸成,灯形作鹈鹕衔鱼伫立状。若将灯烛点燃,烟雾袅袅上升,进入鱼与鹈鹕相连的管道,凝积成烟灰,可导入鹈鹕体内,溶入水中。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能设计出消除灯烟污染的灯具,实属难能可贵。墓群出土文物中,兵器所占比重很大。
- 华严寺砖塔
华严寺砖塔 华严寺砖塔位于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2.5公里的清凉山。山分为南北两峰,南峰海拔1467米,北峰海拔1500米。二峰之间山凹盆地上有华严寺遗址。考之残垣断壁和部分残存筒板瓦等,当系辽代始创,清代重建。寺院座北朝南,全部范围原有正殿、乐楼、东西厢房等。寺之西北有蹬道,通向山脚,为进入寺院的道路。寺前方靠右散存三件残石雕像和塔址遗迹。正北山腰开凿石窟,石窟背山面谷,依岩雕凿。窟前砖砌出前檐洞,外檐砖雕精致,明间上题曰“清凉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史籍无载,从现存佛像考查,系辽金时期雕凿。窟门洞上有咸丰八年(1858)重装题记。至于窟檐洞和砖雕当系清代重加无疑。东侧有文殊院遗址。石窟是寺中附属奉佛场所。在西南峰顶端造塔,为主要建筑。这些文物的遗存,足证这里当年是佛教的繁盛之地。 华严寺砖塔,俗称清凉山塔。创建年代不详。从其他佐证和现存结构分析,应为辽代中期遗构。塔耸立在山巅,座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八隅边长1.50米。七级空心,通体施各种尺寸的沟纹砖砌筑,高13米左右。最下层砖砌单层须弥座,高约1米。座下施石材,也不设方形基座,依塔身用砖直砌数层,逐渐内收,为束腰。每面束腰上枋、下枋以倚柱划分为三间壶门,壶门中凸肩收成曲线,高0.26米,宽0.50米。倚柱做成金刚、力士支撑上部平座和塔身。
- 龙脊岭
龙脊岭生态旅游文化长廊位于移民新城腹地,全长7150米,宽20—150米,面积83公顷,自东向西直抵两江交汇处。其势起伏逶迤,台脊相间,势若游龙。 地理位置优势:本项目位于新县城内,地质条件良好,交通方便,水泥、砂石、水、电等供应方便可靠。
- 龙头寺
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后因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朝山谢雨,见双龙显灵而改现名。现有关帝庙等二十余处景点。圣迹亭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回恋赋诗之处。下层有李世民石刻像;上层有李世民、魏徵、尉迟恭塑像,为唐宋风格。百龙壁反映的是唐武德三年(620)仲春,李世民在绵山下雀鼠谷与刘武周部下宋金刚大战,一百零八位好汉相助的故事。普救亭彩塑集人学、美学之精粹,颇具观赏、教化功能。南天门为楼阁式建筑,三层景观各有不同是观落日、晚霞、云海的绝妙去处。楼前文彦博所题匾额和苏东坡所题楹联,更为稀世珍品。龙门石牌楼雄踞要隘,造型精美,为绵山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处还有大道碑、明道坛,屈原咏介子、介子推不
- 露天一矿
安太堡煤矿,亦称露天一矿,在平鲁区东南10里处,是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也是我国迄今最大的一处露天煤矿。安太堡煤矿是中美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契约式合作企业,美方代表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岛溪分公司,原资主哈默先生(已去世)。总投资6.45亿美元,中方投资3.06仍亿美元,全部股份有朔州地方5%。煤田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储量4.5亿吨,合作年限30年。矿区在白堂乡安太堡村,实行全剥离开采,可采煤4号、9号、11号三层,总厚度25米。地表覆盖层平均70米,采剥比为l:5。人员总编制2000人,年设计生产能力1533万吨,生产的原煤全部入洗。洗煤系统由沈阳设计院担任主设计,十三冶金建设公司建设。洗煤用水0.5立方米/秒,由朔城区刘家口水源供给。专用电气化铁路始于矿区,至大新站与北同蒲线接轨,由铁道部十二局建设。电源来自于神头电厂,用电是朔城区的铺上22万伏变电站输出的11万伏高压。全部生产过程包括剥离、采煤、装载、运输、粉碎、入选、储运等主要环节,实行电脑集中控制。主要设备有移动钻机,容量25立方米的电动铲斗,大马力推上机,裁重154吨的170型翻斗大汽车等。煤粉碎后经四条皮带输入四条封闭式洗煤生产线,然后被运到可容纳20万吨的封闭煤仓——“亚洲第一仓”,再转到定量装煤漏斗及自动称重取样化验的环形装煤线装车,两小时可装总裁万吨的百辆单元列车。企业设备全部从美国、日本、西德进口。企业由中美双方共同管理,最高管理组织是以中方为主席的管理委员会,另设董事会。企业经理和各部部长由中美双方选派雇用,前12年美方任正职,中方当助手,到期轮换。职工大多是中方人员,经劳务培训合格后上岗,实行聘用制。矿区只设办公楼和供职工中途用餐、更衣、洗澡等的服务楼。职工上下班专车接送,吃、住及其它活动在生活区。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由工业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公司职工共5000人,是我国目前管理最先进、人员最少、效率最高的特大型企业。该企业从项目设计报、批到投产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万里、李先念、乔石、宋平、李瑞坏、陈丕显、李德生、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也慕名前来参观和考察。企业以设备先进、效率一流、中外合作项目最大而著称。1991年7月,美方退股,企业全部交由中方经营管理,但企业性质不变,中方单独经营管理后,年产量超过设计能力,效益十分显著。实践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管好堪称世界一流的煤炭企业。现在平朔煤炭工业公司正在筹建第二、第三露天矿,到时年产煤可达5千万吨,将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