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猇亭古战场
三国猇亭古战场雄踞峡口,南北两岸悬崖陡壁,群峰叠嶂,在虎牙山的绝壁上有一条长1500米的古栈道,犹如一条巨龙遨游在悬崖峭壁之间。猇亭这一地名的由来,与一个三国故事相关。公元208年,三国蜀汉虎将张飞任宜都郡太守。有一天他来到虎牙滩下,看见这里地势险要,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丛生,便令工匠在此修亭以示纪念。亭即将竣工,张飞前来视察,只见亭的楹栏上刻有动物的图案,形似虎类犬,张飞看后双眼圆瞪,勃然大怒,责问工匠此为何物,工匠吓得浑身发抖,忽然急中生智答道:此乃虎猎食时的姿态,名为猇,是显示将军的神威。张飞随即转怒为笑,命人在亭中刻上猇亭二字。猇亭因此而得名,流传至今。 猇亭乃弹丸之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曾在此发生十多次战争,最为著名的如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这次战役是毛泽东所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在虎牙山之颠有反映楚之西塞的标志性建筑楚塞楼。它古朴典雅,造型别致。
- 奥陶纪地质公园
湖北宜都奥陶纪地质公园还在设想中,是一处不算作景点的景点。但那里的奥陶纪石林确是一处实实在在的世界奇迹。 2002年10月,宜都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长、武汉化工学院教授陈金芳,在湖北宜都王家畈乡看到了一片形态各异,如同百兽聚会的石林。对化石历来比较敏感的陈教授立即咨询了有关专家,鉴定这片石林为距今4.5至5.2亿年的奥陶系沉积岩。国土资源部502地质调查所的专家汪啸风为之拍案称奇:“宜都大面积的奥陶系地层是很珍贵的地质遗迹,”“奥陶纪石林系地层岩溶强烈发育形成,一般高度在1米左右,而宜都的石林高达10米以上,且如此完整,目前在地质学中尚无记载。”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童金南认为:宜都大面积的奥陶系地层举世罕见,堪称古奥陶系地层的“博物馆”。 奥陶纪距今4.4--5亿年前,宜都10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均有奥陶系地层分布,具观赏性和科考价值的石林有8处。其中面积最大一处就位于王家畈乡绿竹溪村的将军山和罗家包上,连片发育的石林多达2000多亩,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均在4米以上,最高的达10多米,山上怪石林立,有的如骆驼俯首、大象嬉水、天马行空等景观,惟妙惟肖,形态万千;有的似大海波涛汹涌;有的密如刀丛,高耸入云;更有众多石峰、石芽、石门、石柱,排列组合成若干石巷,宛若地上迷宫,峰回路转,嵯峨嶙峋,美不胜收。 宜都市已将被发现的8处石林和前不久发现的奥陶纪海洋古生物化石群、帽子尖地层剖面列入保护范围,组成专班科研考察,着手申报筹建国内第一家奥陶纪地质公园。
- 巴楚故土园
巴楚民俗遗风的浓缩精典区,在纺线织布、碾麻造纸、车水打夯的农家劳作中尽现出昨日古朴的民风习俗。你通过参与纺织、榨油、造纸、磨豆腐、水车、制陶、碾谷、制火药等古代农家劳作活动,亲身感受巴楚先民的劳作之美。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您的心田,叩开您的心扉,让你跨越时空,回到那古老的年代。
- 坝陵桥
位于当阳市玉阳镇坝陵村坝陵桥头,距长坂坡2.5公里,是“蜀汉三雄”中的张翼德“拒水断桥”退曹军的地方。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大战,张飞率20余骑断后,曹军追赶赵子龙至坝陵桥上,张飞横枪立马,厉声大吼:“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若巨雷,威振敌胆。吓得曹将夏侯杰魂飞魄散,坠马而亡。曹操疑有伏兵,不战而走。从此有了张飞吼断桥梁梁水倒流的故事。清雍正年间,张飞后裔来到此地,立石碑一块,上书“张翼德横矛处”六个大字至今保存完好。1984年建张飞亭一座。
- 白羊寨
在兴山县城西北25公里。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来亨联明抗清的重要遗址之一。“永历七年(1653年)李来亨等率众至兴山”,以茅麓山为据点,以此寨为门户,并于寨东北坡七里坪“垒石为门”设置哨卡,联合其他抗清力量,坚持斗争达“一十二年”。康熙三年(1664年),遭清军围攻,虽英勇抗击,终因众富悬殊,退守茅麓山,力竭矢尽,全家自焚。现寨内尚存帅府、演武厅、凤舞营、跑马场、火药局、确窝子、磨坊岭等遗址,尤以李来亨于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所立“圣帝行宫碑”为珍贵。四周岩壁陡峻,关隘森严,营寨故垒,犹依稀可辨当年风貌。
- 白溢寨
又称白鱼砦。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西30公里的玉屏山上。山长百余里,高2300余米,峰陡峡深,泉曲瀑飞,既险峻又奇丽。上之古砦,多为山石所垒,内除居民房舍外,有土司唐镇邦帅府遗址,还有古树、怪石、奇洞、异穴等,苍古而多彩,素为“邑中登览胜区”。据记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长乐、长阳一带白莲教首林之华、罩加辉等率众踞此。清廷派威武侯额勒登保统大军围剿,造大炮轰击,白莲教众国粮尽难支,相携跳崖殉难。现砦内“藏军洞”、崖下“砦洞”、板栗树旁“隐洞”等,皆系其当年或保存食物,或储放军械,或打制兵器的所在;寨下白溢坪,尚有其石垒营地、哨卡等残迹,有关部门还保存有大刀、铁叉和清军所制大铜炮和炮弹等。
- 柴埠溪
柴埠溪位于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漁洋关镇,距宜昌市约15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大峡谷风景区,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近60 平方公里。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分三个服务功能区、四个风光游览区和一个生态物种保护区,共有自然山水景观131处,生长着10余种珍稀濒绝树种,及黑麂、金钱豹、娃娃鱼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幽峡百里,奇峰三千,还有土家歌舞表演. 漂流河道实为洞河、柴埠溪、汉阳河、松林河、小河、巴蕉溪、月亮河、无名河、渔洋河9条溪河的总汇。
-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
位于五峰士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武陵源、张家界,东通江汉平原,西达鄂西山寨,距长江三峡大坝100公里。两岸的岩石经过数亿年的风雨侵蚀,风化和崩落,形成了独特的峰林景观,有上粗下细、直插云霄的泰斗神笔。 系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峡谷峰林景观 由为坛子口、大湾口、蛟口、内口、漂流六大景区组成。
- 柴埠溪峡谷风景区
位于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蒿坪两乡交界处,是一条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公里左右的溪谷。柴埠溪自然风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有 5垉,1嘴,12湾,3垴,1坡,16口。这里山形奇特,沟谷交错,山涧密布,怪石嶙峋,峰奇洞幽,水碧林翠,气候凉爽,是一处风光秀美的天然风景区。按景观的自然组合,这里可分为6大景区,共有景点102处,其中特别佳景22处。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是一条带状的大峡谷,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系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峡谷峰林景观。峡谷出口距五峰县东大门渔洋关镇 5公里,北邻长阳清江,距武落钟离山仅30公里。“百里幽峡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 地”峡谷两岸石林密布,绝壁千重,“南有张家界,北有柴埠溪”是世人对她的真实写 照。柴埠溪分为坛子口、大湾口、蛟口、断山口四大景区和一个内口生态保护区, 特景120余处。柴埠溪之美,美在大峡谷,美在溪底。峡谷内奇峰林立,婀娜多姿,峰峦叠翠,瀑布如娟。绝壁石林、幽谷清溪,原始生态和土家风情是柴埠溪的四大景观类型。各色奇妙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构成了奇、险、秀、幽、野五大特色的奇特自然景观。溪谷人家喜欢弹唱南曲、喊山歌、跳土家舞蹈,土家风情原始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