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神殿
万神殿是古罗马神话中诸神的宫殿,由罗马皇帝哈德良打造,也是为数不多古罗马保存下来的建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万神殿离纳沃纳广场不远,沿着主路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
比起古罗马的其他建筑,万神殿的外观并不算出众。万神殿为开放的景点,不收门票,建筑前面的广场狭小,所以这里总是游人如织。殿外的建筑已经略显斑驳,却依然雄伟壮观,16根柯林斯式石柱支撑着三角墙。万神殿上面的字样为“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是拉丁语,翻译成中文是“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
万神殿最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巨大穹顶。神殿的圆顶为一个完美的半圆(直径与内部高度皆为43.3米),是罗马最主要的建筑成就和有史以来最大的砖石圆顶。在有阳光的日子里,阳光从穹顶直径长达9米的天窗倾泻下来,在殿内打下巨大的光柱,光柱在殿内染上了肃穆庄严的色彩,犹如上帝之光,而大理石地板上的22个小洞可以及时排干雨水。这里还存放着拉斐尔以及众多主教的遗骨。夜晚,站在神殿内可以仰望圆孔上方星光闪烁的天空。
长久以来万神殿不断遭到掠夺和损毁。比如在17世纪时,教皇乌尔班八世将门廊的青铜天花板熔化后铸成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上方的华盖和圣天使堡的80尊大炮。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留下了高7米的青铜门。
广场周围围了一圈各种餐厅,很多游客会在这里休息,点一份意大利面,对着万神殿吃午餐,非常享受。出了万神殿,你可以走进万神殿对面的小巷,找到位于小巷口的金杯咖啡屋(La Tazza d’Oro),喝一杯最地道的浓缩咖啡,价格不贵。咖啡馆的信息可以查看官网http://www.tazzadorocoffeeshop.com/eng/。万神殿周围的小店也都相当的有特点,所以你可以慢慢欣赏周边的小店,买点纪念品。
- 朱利亚公园博物馆
朱利亚公园博物馆内展示公元前8-6世纪在亚平宁奠定城市文明的伊达拉里亚人的工艺品。不仅是对伊达拉里亚人的文化和历史有兴趣的人,一般的人要想了解它高度的文明和艺术性,都应该参观这座博物馆。 博物馆曾经是教皇朱利奥三世的别墅,中庭的花坛中鲜花怒放,深处建有美丽的伊达拉斯库神殿的彩色复制品。内部分为两层,陈列室围着中庭排列。
- 波格赛美术馆
波格赛美术馆前身为波格赛别墅,位于波塞格花园内,被誉为是罗马、甚至意大利最美、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馆内以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著称,展出了红衣大主教收藏的卡拉瓦乔、贝尔尼尼、波提切利和拉斐尔等名家画作。除了常规展览,临时展览也十分出彩。但波格赛美术馆对参观人数有严格的限制,参观必须提前预约,且每次参观限时2小时,预约网址http://www.tosc.it/tickets.htm?affiliate=T2C&sort_by=event_datum&sort_direction=asc&fun=erdetail&doc=erdetaila&erid=912678&language=en。
波格赛美术馆的馆藏分为两大部分:一楼为上乘雕塑佳品、复杂精美的罗马式马赛克镶嵌地面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艺术,二楼是画廊。美术馆内不能照相、吃东西。
步入正门低头看,门厅地板上的马赛克图案可以追溯到4世纪,表现的是古罗马的角斗士与野兽搏斗的场面。天花板上的壁画则是马里安诺·罗西的作品,表现的是罗穆卢斯接受罗马诸神接见的场面。
1号大厅是波格赛美术馆的亮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卡诺瓦(Canova)为拿破仑的妹妹创作的大理石像,姿态十分优雅,宛若维纳斯。
2-4号大厅内陈列着吉安·劳伦佐·伯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早期雕塑作品,其中《大卫》(David)、《阿波罗与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和《劫持普洛斯阿尔皮娜》(The Rape of Prosepine)十分值得一看。
5号大厅内陈列了一些重要的古典雕塑作品,大多是罗马人根据希腊雕塑制作的复制品,其中《农牧神》和《两性人赫尔玛佛洛狄忒》是亮点之作。伯尼尼的《埃涅阿斯和安咯塞斯》(Aeneas and Anchises)占据了整个6号大厅,而7号大厅主要以埃及为主题,天花板上是康卡(Conca)的作品,描绘了古希腊寓言,《伊西斯》(Isis)雕像可以追溯到2世纪。
8号大厅有数件卡拉瓦乔的作品,包括《提着一篮水果的男孩》(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病中的酒神巴克斯》(Sick Bacchus)、《提着歌利亚头颅的大卫》(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和《施洗者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
二楼的画廊也有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珍品,其中拉斐尔的《耶稣降架》(Deposition)、平图里乔的《圣徒杰罗姆和克里斯托夫的蒙难》(Crucifixion with Saints Jerome and Christopher)、柯罗乔为西班牙查理五世创作的《达娜厄》(Danae)、卢卡斯·卡拉那奇的《拿着蜂巢的维纳斯和丘比特》(Venus and Cupid with Honeycomb)、索多玛的《圣母怜子图》、鲁本斯的《苏珊娜和老人们》(Susanna and the Elders)、提香的《蒙住丘比特眼睛的维纳斯》(Venus Blindfolding Cupid)和《神圣与世俗之爱》(Sacred and Profane Love)等不容错过。
- 罗马国立绘画馆
罗马国立绘画馆位于巴尔贝里尼广场东南面巴贝里尼宫的二楼。这座宫殿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由贝尼尼、波洛米尼合作设计,于1633年完工。正面的两道阶梯分别出自两位艺术家之手,可以细细鉴赏一下,比较两位巴洛克大师的设计风格有什么不同。藏品以西莫内·麦尔提尼、弗拉·安捷里科、拉斐尔、提慈阿诺等人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为主,利比的《圣告图》就收藏在这里。
- 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是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圆形广场,仿照威尼斯的圣马可方形广场,建造时间比较久远,广场周边许多历史建筑、博物馆、美术馆近在咫尺,其中数维托里安诺纪念堂最显眼,白色大理石的外观气势恢宏,即使在梵蒂冈登高远眺,它的颜色与建筑风格也能立即映入眼帘。
威尼斯广场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游客步行前往西班牙广场和真理之口,这里算是必经之地。在罗马,你大可不必担心迷路,只要看到这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就知道自己还身在闹市。每年国庆日6月2日都会在广场上进行阅兵式。
威尼斯广场上最引人注目,也是地标性建筑的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结婚蛋糕”或者“打字机”的维托里安诺纪念堂(Monumento a Víctor Manuel II),为纪念意大利的统一以及促成其统一的埃曼努埃尔二世而建,几乎就坐落在罗马城的几何中心,通体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如今它是无名士兵坟墓的所在地,这就意味着你不可以坐在纪念馆的任何一个位置,因为有两位目光锐利士兵在守卫,有点类似中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果想要拍摄它的全景,则通常要后退到马路的对面才可以,因为它的体积实在太大。纪念堂的顶部可以俯瞰熙来攘往的威尼斯广场,也是整座城市为数不多能够俯瞰全景的地方。登顶后,正面是现代罗马城的全景,背面是古罗马遗址,穿越感很强。顶楼有一间咖啡馆。
广场西面距离纪念馆100米左右的地方是威尼斯王宫博物馆(Museo di Palazzo Venezia),建于文艺复兴时期,曾经是墨索里尼的官邸。馆内的收藏于建筑特色都不容错过,展出了极其精美的拜占庭风格和文艺复兴早期风格的绘画和各种收藏,比如珠宝、挂毯、陶器等,也别忘了抬头欣赏带有装饰的天花板。博物馆周一关闭,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是8:30-19:30,18:30停止售票,票价是5欧元。
博物馆不远处就是圣马可广场,广场上的圣马可大教堂建于公元4世纪,拥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正门、罗马式的钟楼和巴洛克风格的内部装饰,最值得一看的是教堂后殿的镶嵌图案。
在威尼斯王宫北部,距离 100米的地方坐落着多利亚潘菲利美术馆(Galleria Doria Pamphilj),既是私人住所,也是精致的美术馆。罗马有太多著名的美术馆与建筑,因此这块地方常常会被忽略。这里收藏着大量17世纪美术作品,画家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拉斐尔、勃鲁盖尔和提香。美术馆共有14个展厅,从地板到天花板挤满了各类绘画作品,金碧辉煌,大理石雕像也不在少数,其中就有著名雕刻家兼建筑师贝尼尼的作品,具体作品的布局可以参考官网http://www.doriapamphilj.it。美术馆开放时间是9:00-19:00(18:00以后停止入馆),门票价格是11欧元,包含语音导览,是潘菲利家族的一位成员朗读的,除了介绍展馆内的艺术作品,还介绍了他自己的成长记忆。
威尼斯广场四周围廊里都是卖精美工艺品的小店和咖啡屋,逛街累了,坐在咖啡馆门口看着人来人往也是一种享受。
-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它是佛罗伦萨的标志,也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的建筑。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堂、钟楼和洗礼堂构成,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外立面搭配使用鲜艳的红色、墨绿色和白色大理石,拼成几何图形,非常壮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都显得非常肃穆和精美,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1982年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教堂后从旁边的小门可以爬上穹顶,需要爬463级台阶,是一段比较辛苦的过程,走道很窄而且需要转许多的弯;但当爬上顶端之后会豁然开朗,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城。金黄色的屋顶,灰色或白色的墙面和狭窄的街道,还有此起彼伏的教堂钟声。教堂的顶台不大,但上面的风却不小,请注意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大穹顶的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绘的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可以好好欣赏一番。此外,教堂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更是比比皆是。
教堂的钟楼是哥特式建筑,高85米,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着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为巍峨的教堂带来更多的气势。上钟楼需要爬414级台阶,可不是一件易事。
教堂的正对面是洗礼堂,这个八角形建筑最著名的是它的金门。虽说是金门,但实际上是黄铜材质所造,历经6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米开朗基罗称赞它为“天堂之门”。金门上有十幅浮雕均为圣经故事。为了保护文物,管理部门把原件藏于大教堂的博物馆内,现在人们在洗礼堂看到的这个是1:1的复制品。
在大教堂内有一个博物馆,对公众展出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图》和洗礼堂真正的“天堂之门”。此外,从大教堂中殿的楼梯下去可以进到地下室,里面保存着旧教堂的遗迹和这个教堂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的遗骨,而早期基督教的马赛克地板也值得欣赏。
圣母百花大教堂建造完成的时间先后不一,洗礼堂是最古老的一栋,其次是钟楼,教堂的穹顶则是比较晚完成的部分。面对主教堂的小广场是圣乔凡尼广场(Piazza di San Giovanni),这里通常是观光客集合的地方。而在教堂右手边也有一块广场,称为主教堂广场(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贩卖纪念品的小贩和帮观光客作画的画摊。教堂周围附近还有许多美术馆、购物市场,是佛罗伦萨的精华区,你可以一并逛逛。
- 乔托钟楼
乔托钟楼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楼,它位于圣母百花大教堂边上,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的钟楼。而钟楼的对面就是八角形的洗礼堂。所以从主教堂正面看,它有着一个由洗礼堂和钟楼构成的一个不大的街面广场。
参观完大教堂可以登上乔托钟楼,钟楼高达85米,有着414级台阶,外墙铺着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为巍峨的教堂带来更多的气势。钟楼分为5层,第一层是无窗的闭合式结构,这一层的装饰板较为精美。而第二层,四面都雕有4座小型壁龛雕像及4座假壁龛。第三第四层每面有两个人字形的新歌特式建筑风格的窗户,第五层也有新歌特式建筑风格的螺旋状石柱窗。
由于钟楼的阶梯狭窄,而且攀登的人较多,建议考虑自身体力,量力而行。但当爬上钟楼后,便可远眺佛罗伦萨老城区街景,以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标志性红色圆顶。
- 达利剧院博物馆
世界级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于1974年在故乡菲格拉斯(Figueres)创建了举世闻名的达利博物馆,这里是西班牙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是全球艺术爱好者的胜地。里面收藏着达利(1904年至1989年)的4000余件作品,包括他早期的艺术实验品和作品,和他最后几年里创作的超现实主义的作品。除画作外,博物馆还展出达利设计的雕塑、珠宝、家具等。博物馆的前身是毁于战火的菲格拉斯古剧院,博物馆由达利本人亲手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几经推敲,最终在1974年9月28日向公众开放,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品,透明的网型球顶已经成了菲格拉斯的地标,博物馆的屋顶上或立或倒的巨型鸡蛋也十分显眼,用鸡蛋来表示生命和变化是达利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馆外还散落着娃娃、面包圈等艺术品,透着诡异和神秘的气息,达利本人将这座博物馆称为“超现实主义世界”。步入其中,中庭的装饰便让人眼前一亮,一扇扇小窗呈半弧形排列,像极了剧院里的包厢,每个窗里都有一个姿态各异的小金人塑像,仿佛正在向观众致意,十分有趣。展馆内展出了达利在各个创作阶段的不计其数的作品,不可错过:《阿古港口》(Port Alguer)、《菲格拉斯女孩》(The Girl from Figueres)、《幽灵的性诱惑》(The Spectre of Sex Appeal )、《温柔自画像与培根》( Soft Self-Portrait with Fried Bacon)、《格瑞娜》( Galarina)、《面包篮子》(Basket of Bread)、《原子勒达》(Atomic Leda)、《美元的崇拜》( Apotheosis of the Dollar)、《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 Dawn, Noon, Afternoon and Evening)等。此外,著名的梅·韦斯特房间也不容错过,这个神奇的展厅以美国性感女星梅·韦斯特为原型,房间内的唇形沙发,类似双目的油画,以及形似头发的窗帘组成这位女星的生动面孔,独特的设计理念给了之后的家居设计者无限灵感。登上窗帘后的小楼可以拍到经典的“人脸”造型。达利的珠宝画廊建于2001年,其中包括37套黄金珠宝,2套珠宝是新的作品, 和27幅纸上素描和油画,这些都是达利设计珠宝的时候创作的。达利于1989年去世,被安葬于博物馆中心的地下室中,这里也被用来展示新艺术家设计的黄金首饰。
- 阿姆斯特丹运河
完成于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运河带作为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艺术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荷兰“黄金时代”时期阿姆斯特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蓬勃发展的具体体现。
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市外表像一个半圆形,市内地势低于海平面1-5米,称为“水下城市”,同时也被叫做“北方威尼斯”。许多运河的开凿都是在“黄金时代”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三条运河,自火车站总站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绅士运河(Herengracht)、国王运河(Keizersgracht)和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他们环绕着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之后随着城市人口快速成长,城市也开始自辛格运运河(Singlegracht)以外的区域扩张。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链接100多座岛屿,是由160多条运河、1281座桥梁构成的75公里长的运河网。其主要景点都集中在大约1.5公里半径的运河带中。阿姆斯特丹人居住在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
绅士运河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三条主要运河中的第一条,最时髦的部分称为黄金转弯(Golden Bend),上面有许多双倍宽度的宅邸、内园和车房。运河两边房子正面和窗户都是细长的,这是因为当时征收房产税是按门面的面积征收,精明的荷兰人为了节省税都尽量减少正面的面积。由于门面狭小所以装饰的心思都放在了屋顶的山墙上。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家的山墙都不同。由于门窄,大型家具物品需从窗户进去,为此房上设有突出的吊钩。
皇帝运河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三条主要运河中的第二条,也是其中最宽的一条,介于绅士运河和王子运河之间,得名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
王子运河是阿姆斯特丹的第四条主要运河,也是最长的一条。沿运河的大部分建筑都兴建于荷兰的“黄金时代”。运河沿线的风景名胜包括北教堂、北市场、安妮之家、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西教堂和同性恋纪念碑。
领略阿姆斯特丹水上魅力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运河观光游船。透过玻璃船顶和玻璃窗可以欣赏到两岸鳞次栉比的17世纪山形墙建筑。它们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华丽而富有历史感。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前,每种航线的游览船每隔15-30分钟开一班,行程基本上在1小时,费用最便宜的在15欧元左右。在船上常常可以发现在街道行走时所末留意到的景色。
当然你也可以选一个好天气,漫步河边,走累了找一家岸边的露天咖啡馆,坐下来喝喝咖啡,晒着温和的阳光,看着运河里往来的船只,飞翔的海鸥,自行车的叮当铃声,发着呆。如果兴致来了你也可以向荷兰人学习,租一辆自行车,骑行在河道边,相信会有另外一种感觉。
此外,到了夜晚,阿姆斯特丹又是另外一番景色,运河沿岸及桥上都会点亮灯光,灯红酒绿,岸边的酒吧、餐馆生意兴隆,人民都会坐在沿岸的位置上边品尝美食,边欣赏夜景。如果错过了白天的游船,你也可以选择晚上的游船行程,有些价格较昂贵的行程还包括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让你尽情享受阿姆斯特丹的夜色。
- 西教堂
西教堂位于王子运河旁边,邻近韦斯特市场, 教堂的一边立了安妮的雕像,另一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同性恋纪念碑。教堂钟楼是阿姆斯特丹的标志,其尖顶高达85米,尖顶上是马克西米连一世的皇冠。登上钟楼可以俯瞰旧城美丽且富于历史韵味的全景。17世纪的荷兰地图与航海图都以该教堂的南北轴为零度经线(1884年,格林威治起始子午线才被所有国家承认)。伦勃朗于1669年在附近的罗森水道旁去世,他被葬在教堂中堂下的穷人墓室中。荷兰最有名的杜松子酒酿酒师——卢卡斯·波尔斯也安葬在此。没有别的建筑能被如此动情的赞颂,只有这里的钟楼长驻在阿姆斯特丹人的心中。